导读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比起其他癌症肺癌对病人造成更严重的负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肺癌病人在确诊之后,心功能水平都会出现进行性下降。另外,无论治疗前后,肺癌病人的身体活动都会比正常同龄人更少,活动水平低的病人通常在心肺功能、肌力、生理功能、营养状况、心理状态、主动意识方面也会更差。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肺癌可通过康复治疗来减轻痛苦和症状。
“肺癌的康复治疗管理
”康复治疗干预取决于病程的发展阶段和临床治疗的安排。以往肺癌的治疗都是在院内进行的一些针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措施,直到运动疗法的运用才为肺癌的康复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意义。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癌症病人每周应参与至少分钟的轻度有氧运动和两次的抗阻训练。
1.前期康复
前期康复是指在癌症病人接受治疗或手术前对其进行运动训练。对于适合手术的肺癌病人,运动训练可在手术前最大程度地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降低术后复发率;对于无法手术的肺癌病人或因心血管问题不适合手术者,运动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增强患者体质,达到手术的要求。
2.围手术期的管理
术后立即开始的物理治疗主要针对肺部并发症,预防肌肉骨骼的后遗症,促进早期安全出院。物理治疗原则包括术后第一天的肢体活动、床边坐和辅助咳嗽;肩部或胸廓的运动在撤除胸腔引流管后进行,可帮助短期内减轻疼痛、改善肺部功能。
→开胸术后病人的临床路径示例
术后1天:
(1)下床坐病房椅
(2)病房中步行≥20米
注意事项:
(1)如需要保持SpO2≥95%,携带便携式氧气机
(2)如有大量胸腔积气,携带便携式引流瓶
(3)如有需要,增加一人额外帮助
(4)如果在帮助下仍不能步行,进行步态纠正
(5)指导使用毛巾包主动咳嗽
(6)如果存在肺部并发症或其高危因素,开始进行呼吸训练
术后2天:
病房中步行≥50米
注意事项:
(1)同上
(2)鼓励主动咳嗽
(3)如果存在肺部并发症或其高危因素,开始或继续进行呼吸训练
术后3天及以上:
(1)如果病人需要继续进行运动和呼吸训练,由物理治疗师评估
(2)胸腔引流管撤除后
(3)指导上肢和胸廓运动
(4)物理治疗师完成出院运动评估并提供院外指导
对于使用了类医院,康复治疗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