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9e, 高血压是我国居民常发的第一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有相当多人虽然已经处于高血压,但由于症状不明显,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这就给心脑血管带来了长期、持久的伤害,直至突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早些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十分重要。下面这些高血压早期症状,并非每个患者都有。但是,一旦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高度怀疑高血压。
一,头晕。这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引起的头晕是一种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能够严重地影响思考、工作和学习,甚至让人对周围的食物失去兴趣。
二,头痛。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持续性钝痛,或者是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的剧痛。而且,这种头痛往往是在早晨睡醒的时候出现,起床活动一会儿,或者吃完饭之后,头痛就会逐渐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发生部位多在太阳穴和后脑勺上。
三,烦躁、心悸、失眠。这三种症状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失眠。失眠自然会引起烦躁和心悸。同样,心悸烦躁也会导致失眠。生活中性情比较急躁、遇事比较敏感,容易激动的人,在患上高血压后会有此表现。这是高血压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
四,视力下降。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所致。尤其是在眼科检查时发现有视网膜病变,就要高度怀疑高血压了。
五,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这种症状在重度的高血压患者身上较为常见。血压越高,表现越明显。这种记忆力衰退主要表现是近期记忆减退,但是远期记忆,即从前很久发生的事情,记忆却十分清晰。
六,肢体麻木。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肢体麻木,比如手指不灵活、脚趾头麻木等。有些还会导致脖子和背部肌肉紧张、酸痛等等。出现此类情况时必须马上接受治疗,防止中风的发生。
七,鼻出血。如果突然出现鼻子大量出血,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所致。对于重度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鼻腔内压力增高会导致鼻出血。而鼻出血往往是发生脑出血的信号之一。此时的患者必须立即服药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1.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20-24
2.膳食限盐
北方人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人可控制在6g。
3.减少膳食脂肪
总脂肪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小于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g,水果g,肉类5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4.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
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5.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
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6.戒烟戒酒
不吸烟,男性每日饮酒小于20-30g,女性小于15-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