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初期肺癌 > 肺癌治疗 > 癌症诊治的14大误区莫陷入专家早期肺癌

癌症诊治的14大误区莫陷入专家早期肺癌

发布时间:2018-7-8 16:58:18   点击数:

胸闷、憋气一个多月,左侧面部、颈部和左上肢肿胀明显导致无法平躺入睡,只能日夜坐在床上,极其痛苦。近日,家住烟台芝罘区的赵大叔终因无法忍受“剧痛”,医院就诊。医院放疗二科葛兴萍主任检查确诊为肺癌,经过系统放疗、化疗后,患者肿瘤消失。

医院放疗二科葛兴萍主任带领医疗团队为肺癌患者放疗

不能平躺竟是肺癌惹的祸

“因为没办法平躺,晚上也只能坐在床上,太痛苦了!”面对赵大叔的叫苦不迭,医院葛兴萍主任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CT影像发现纵隔占位,初步诊断肺癌。

不能平卧是肺癌惹的祸?葛兴萍告诉记者,目前临床上要想确诊为肺癌,必须经过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后才能确诊,而赵大叔无法坚持平卧5分钟以上,导致他无法耐受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经过会诊,我们决定先给赵大叔给予胸部放疗。”葛兴萍说。

经过5次放疗,赵大叔胸闷、憋气症状明显缓解,也能躺下平卧了。之后,葛兴萍又带领医疗团队为赵大叔进行纵膈肿块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肺癌。最终,历经6周30次放疗+6周期化疗后,赵大叔病情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大提高。4月3日,赵大叔再次医院复查,胸部CT显示肿瘤消失,家人感到十分满意。

60%-70%肺癌患者需接受放疗

目前,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肺癌这个疾病,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治愈。”葛兴萍指出,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60%—70%的肺癌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近年来,放疗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能按照肿瘤体积形状“雕刻”出包绕肿瘤的最佳等剂量线,同时隔离开需要保护的正常组织,达到了治愈疾病、保留患者的器官和节省费用的效果。

I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有些高龄的早期肺癌病人,如身体合并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耐受不了麻醉和开胸手术者需要做放射治疗。近几年由于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这部分病人放射治疗的效果可以与手术媲美,可达到根治性的效果。I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部分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可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无手术意愿或合并其他疾病者,同步放化疗为主。基因检测EGFR突变者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肺癌局部晚期即部分IIIA期、IIIB期的病人,以多学科会诊后的综合治疗为主。IV期即晚期肺癌病人,以姑息治疗为主。脑转移病人,如有压迫症状,要先做放疗,因为放疗的优点就是能迅速缓解症状。如果脑转移是散发的或者病灶比较小,没有症状,全身其他地方的病灶引起的症状比较明显,先做全身的化疗,完成三个周期或者四个周期的化疗之后再做放疗,这样对全身的治疗不至于延迟。骨转移单发的或者少发的骨转移在减轻疼痛方面,放射治疗也是首选,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早期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92%。葛兴萍主任建议40岁以上,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肺癌高危人群做低剂量胸部CT,以便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提高治愈率、缓解率。1.“三个20”人群:吸烟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20岁以前开始吸烟的人群;2.家族中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3.长期在污染环境工作的人。

走出肺癌诊治误区,科学治疗

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医院放疗二科葛兴萍主任强调,大家不要谈癌色变,要科学应对,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

误区一:得了肿瘤立即放弃治疗

有人总是信誓旦旦的说,如果得了肿瘤,立即环游世界,吃好喝好过完余生,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并不是癌症不可治愈,特别是早期的肺癌手术后10年生存率高达92%以上,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医院一位肺癌患者手术后生存了26年,至今还健康生活。

误区二:拍张胸片就能拍出肺癌

这个是最要命的错误观念,胸片的分辨率极低,对于1cm以下的肺部肿瘤常常难以发现,对于躲藏在心脏后面的肺部肿瘤也常常被遗漏,建议患者做低剂量胸部CT检查。

误区三:病急乱投医

出于关心自己的考虑,肿瘤病人常常到处寻求神医,寻求秘方,寻医问药,包括寻求营养指导。但是,得到的信息往往是良莠不分、真假难辨、莫衷一是,而且常常是道听途说、朝令夕改、偏信偏疑。

误区四:癌症不应告诉患者

临床上一确诊,“爱他,所以骗他”的做法往往随之而来。肿瘤专家吴一龙教授认为,这一做法完全错了。医学临床证实,一个人知道得癌症最难过的时间是在一个月内,过后95%以上患者走出来了,且非常配合治疗。反之,当患者被骗后,往往能从看什么医生、吃什么药中猜出实情,感觉被骗后便不配合治疗,耽误时机。

误区五:我这么年轻,怎么会生肺癌

由于环境污染和饮食安全问题愈加恶化,肿瘤已经不是老年人才会生的疾病,有很多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可能已经长出了肺部恶性肿瘤,很多单位每年体检都会发现有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查出肺部结节,手术后往往证实为恶性。

误区六:肿瘤标记物高就一定得肺癌了

有很多人到门诊来看病,没有其他问题,体检发现了肿瘤标记物升高,查了胸部CT一点问题没有,但紧张的睡不着觉,事实上肿瘤标记物并不能诊断肺癌,是不是生了肿瘤,还是主要看影像学检查。

误区七:病灶不大肯定能根治

事实上肺癌的分期不但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还与肿瘤是否有转移有关,如果有胸腔外其他脏器转移,哪怕肿瘤只有1mm大,也是最晚期。临床上常有小病灶大转移的例子。

误区八:手术加速肺癌扩散

有很多人认为肺癌做完手术后很快就会扩散,人过不了多久就不行了,认为手术会严重降低生存质量,缩短生命。事实上,不管哪一期的肿瘤,医院医生诊断能够手术,是利大于弊的,能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误区九:中早期肺癌术后不用化疗

有一些人惧怕放化疗,认为化疗药物就是剧毒,既然已经手术了,就完全不需要化疗,化疗不但不利于疾病,反而会让人更快死亡,事实上这是无稽之谈,化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可以杀灭残存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远处转移的可能。再是医生会有效控制化疗的副作用。

误区十:吸烟诱发肺癌全凭“机会主义”

虽然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也都知道吸烟和肺癌关系密切。但有些人自诩吸了一辈子烟却没有得肺癌,而有些人没吸烟却得了肺癌。难道吸烟与肺癌之间真的存在机会主义?专家表示:在整个吸烟人群中最后罹患肺癌的比例的确很小,但是反过头来看,患肺癌的人群中有70%左右的患者是拥有长期吸烟史。从肺癌的发生机理上看,如果都不吸烟,那么得肺癌的几率将至少减少60%。

误区十一:若已经患上肺癌戒烟已无济于事

诊断为肺癌后,戒烟对肺癌的发病确实是于事无补。但是,有以下几条原因要求患者戒烟:戒烟会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治疗更加有效;戒烟能降低由吸烟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致死的风险。

误区十二:我又不抽烟,才不会得癌

现在肺癌的发病与香烟的相关性越来越不明显,并不是说不吸烟不会导致肺癌,事实上,吸烟仍然是肺癌的第一大发病原因,只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吸烟也会患上肺癌,这和空气污染、遗传、辐射等因素相关。

误区十三:肿瘤一下子就长得很大

肺部恶性肿瘤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单个细胞的恶变到生长成为一个巨大的肿块,往往需要若干年的时间。

误区十四:不管有靶没靶,吃靶向药

很多患者没有基因检测,甚至明知没有基因突变,却坚持试吃靶向药。临床医学证实,如果没有基因突变的靶点,有效生存期仅1.6个月,这种“有效率”与不吃任何药品没有差别,且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

放疗二科姜茂竹

重点推荐:

医院王萧光:坦桑尼亚是我一生的牵挂

医院产房:无痛与温暖是我们的代名词

烟台一女子患暴发性心肌炎,“叶医生”与医务人员携手抢救61小时

照亮残疾孩子的希望之路,13位残疾孩子在烟台“蝶变”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ozoouihak.com/jbzdl/250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