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初期肺癌 > 肺癌治疗 > 奥数往左,初中往右小高家长何去何从从自

奥数往左,初中往右小高家长何去何从从自

发布时间:2020-9-16 7:30:54   点击数:

昨天批评了大跃进式的语文学习,今天则是基于自己反思大跃进式的数学学习。本文是基于自己的鸡娃历程。每家娃情况不同,大家不用对照。但是,一些大方向上的东西,应该是趋同的,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吧。

我们小朋友四下开始起步刷的奥数,当时只有一个心态:太晚了,真太晚了。在半玩命一样地搞了四个奥数班,努力把自己娃搞到还可以的水平以后,小升初没有了。

从佛系到鸡血只有薄薄的一层窗户纸。一旦鸡血很容易陷入疯狂,于是当时就定了一个小学至少学完初中数学的计划。实在不行,初一初二同步上也行啊。于是我们转头开始系统的学习初中,开始还混合着奥数一起上,慢慢的以初中为主了,学到现在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一年不在于学了多少新知识,而是养成了多少好习惯。要知道小学和初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

?

1、?校内重要性的转变。

?

小升初没有统考,大家都是在校外使劲,所以校内混一混,保证成长手册全优就行了。有时为了重大考试缺勤2、?3天没关系,有时缺勤1周也没啥大事儿。很多牛蛙孩子从和老师申请免作业到申请每天下午请假,不一而足。

到现在全摇号了,全优都失去意义了吧。本来这个全优的事,就是民办为了减少简历筛选量提出的一个标准,其实细想,也不科学,90分的优和的优完全是两回事么。

?

但你放在初中试试看?60%保送的大前提下,校内的每一次考试,都是非常关键的。功利一点,直接关系能不能进前三;虚一点,这关系到孩子青春期一个自信的问题,马虎不得。多少孩子就是因为青春期一两次考试的失利,性格大变的。

?

这个道理家长都明白,可问题是孩子真明白吗?

?

小学的课堂内容简单,上课开开小差,打个盹没啥,而初中不再是这样的,课堂不认真听讲,不认真记笔记,你的考试就会死得很惨。

?2、?考察要求上的转变。

?

说白了小升初和初中完全是两个评价体系,以数学为例:一套卷子20道题。小学奥数难度大,只做对3、4道很正常,做对8道就属于牛娃。马虎一下没关系,因为容错率很高。而且孩子往往追求结果大于过程,这在初中是无法想象的。

?

可初中马虎就致命了,题目难度不高要是丢了几分,会被甩出几十名的差距。中考比的不是谁会的多,而是谁错的少,不丢分才是王道。数学分,分基本是优等生的底线了。而且,这个分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随便拿拿的。你可以回忆下自己读书的时候,二次函数,相似,因式分解……真的简单么?

?

因此初中拉开差距的不仅仅是知识,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对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

有的孩子是老师刚讲第一步,马上高呼我会了,后面老师讲什么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等他遇到问题,抬起头,发现老师已经讲完了。

?

有的孩子写字慢,一节课功夫全放在写笔记上了,老师讲第二题的时候还在抄第一题笔记。看起来努力,但效率很低。

?

是的,这些都是孩子在课上真实表现,这些也是预初阶段要改变的习惯。

把这些习惯养好,再去加码也为时不晚。

?

升学就是一群人匆匆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一笑:习惯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

是啊,如果走的太快,会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

?

3:很多很多优等生只提前半个学期的进度

在以前,除去少数走竞赛的娃,大多数学生都只有提前半个学期的量。

当然,有人就不服气了。以前有小升初啊,大家不得不在六年级反复刷奥数,现在没有校考了,还不拼命往前学啊?

其实,就数学而言,大部分机构都认同只有很小一部分人适合提前学,大多都不建议提早太多学习初中。

?

我们几个恶爸的娃我是五上末开始学初中,其它几个都是五下,为此基本停顿了小奥。我自己带娃学下来总体感觉是,初中考察的机制和要求和小奥完全不同,匆忙往前跑,然后回头炒冷饭的方式,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很多知识是和孩子的年龄认知直接相关的,可能我们也要耐心等娃长大,而不是一味往前跑。所以我又打算回头学一个小奥了,开拓思维咱们不谈了,让自己的娃把学过的搞搞扎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

和很多机构老师聊起,都表示绝大多数孩子提前一个学期就足够了。比方说现在五年级,大部分孩子能在六年级寒假接触初中,做好衔接,完全够了!甚至六升初暑假去学,也不晚!但是这话不好听,剧场里一旦有人站起来,其他人不去会选择去劝站起来的人坐下,大部分都会自己也站起来。这就是这件事的畸形之处。现在,我选择暂时坐下了。希望各位也想想自家娃的实际情况。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之前我们谈论过的“金木水火土”分级,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可惜让一个家长认清自己家娃在这个阶段的真实水平太难了。那则笑谈实在深刻:幼儿园时,烦恼自家娃清华北大读哪个呢;读小学觉得浙大其实也还行;读初中开始担心没高中可以上;读高中会想一本真香呀!

认清目前阶段的形式,科学的安排,让孩子有逆袭的可能。揠苗助长,可能会自食其果。和很多WL、JL的家长和老师交流下来,学校里的进度也没说这么飞快的,建议快半学期是最好的,因为正好切合了学校里的节奏。

?

没有了小升初,整整一年的小奥复习时间留下来的巨大真空,变成了巨大的问号。尤其对于五年级甚至四年级的家长来说,到底该干些什么,变成了一个大问号。我在尝试把这个问号拉直,变成惊叹号!

希望大家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别看那些在山顶的人了,低下来看看自己的路吧,别掉进坑里。

蹲下是为了跳得更高;坐下是为了跑得更远。休息一下,反思一下鸡娃路上的迷惑,是我们每一位小高家长最需要做的事情。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ozoouihak.com/jbzdl/461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