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佝偻病,
可能很大部分新手爸妈会觉得陌生,
但是一说起补钙,估计老少皆知!
作为一个儿科医生,
每天都被大量的家长围着问:
我家宝宝夜间出汗多,
要不要补钙?
我家宝宝枕秃,
要不要补钙?
我家宝宝夜间惊醒,
要不要补钙?
我家宝宝肋骨外翻,
要不要补钙?
我家宝宝X型腿、O型腿,
要不要补钙?
。。。。。。
上述问题的某些症状,
是婴幼儿特有的生理性的表现,
另外一些症状,是佝偻病的表现,
然而,然而,
唯独跟补钙没有必然关系。。。
论那些年,我们给宝宝们补的钙,
有多少是妈妈们脑子里进的水?
今天,
大家一起来学习识别佝偻病,
躲开不必要的补钙的坑。。。。
在开始之前,首先要搞懂机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抽搐的发病机制
弄懂了吗??肯定没有!!
其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机制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维生素D会促进钙、磷的吸收,
且促进钙沉积到骨骼上,
当维生素D不足时,
钙磷低下,且钙不能沉积到骨骼上。
好像更拗口啦哈哈哈!!
那就看表,了解该病的分期和表现!
现在有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
没有!
没有就对了!医学博大精深,
都能弄明白,还要博士医生干嘛?
看配图!!!
看图识佝偻病之一:枕秃多汗
这是误解最深的一个症状,
每天都有妈妈为了枕秃和夜间多汗纠结,
是不是缺钙,要不要补钙??
佝偻病初期会见到枕秃,
但是枕秃的出现,并不一定是佝偻病!
更加无需补钙治疗!!
看图识佝偻病之二:方颅
这样的头型,在生活中有没有印象?
方颅,佝偻病活动期的一个表现,
多见于7-8月的宝宝,头顶部扁平呈方形
看图识佝偻病之三:肋骨串珠
注意标识部位!没错,这是肋骨串珠!
而不是传说中的肋骨外翻!
多见于1岁的宝宝,
也是佝偻病活动期的一个典型表现。
看图识佝偻病之四:手、足镯
形成原理同肋骨串珠,
多见于6-7个月以上的宝宝
看图识佝偻病之五:漏斗胸
看图识佝偻病之六:鸡胸
鸡胸、漏斗胸多见于1岁左右的孩子
看图识佝偻病之七:O型腿
看图识佝偻病之八:X型腿
X型、O型腿主要发生在学走路前后,
由于骨钙化不足所致,
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发生骨折。
如果宝宝尚未出现上述表现,
或者只有轻度的早期表现,
应该怎么预防进展到激期
或者后遗症期呢?
没错!此病重在预防!!
无需补钙,
也完全可以防止发生!
且看——
佝偻病预防攻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可预防的疾病,
如果婴幼儿有足够时间户外活动,
可以预防发病。
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
请务必生后1周就开始
补充VitDIU/d,
3月后改预防量即IU至2岁
如果宝宝是足月儿:
生后2周开始口服
预防量VitDIU/天至2岁
一般不加服钙剂,
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
可适当补充!
如果宝宝已有佝偻病的表现,
出现了骨骼的症状,
或者临床确诊为佝偻病,
应该怎么处理呢?
且看——
佝偻病诊治攻略
1.维生素D:口服为主(-IU/D),
不主张采用大剂量VitD治疗!
2.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配方奶,
可满足婴幼儿的钙营养。
佝偻病的治疗一般无需补钙,
除非并发手足搐搦症等低钙表现。
3.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
4.户外活动。
最后提示:
过量补钙容易引起高钙尿症,
增加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机会,
也导致软骨、骨骼过早钙化,
制约了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
所以,谨以此文,
全面了解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避开不必要的补钙的坑,
医患共勉!!
如果你有获益,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