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CI论文用于某些目的时,如奖项、职称等,应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求,否则发表的SCI论文将达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评估标准中,许多人对分区和影响因素感到困惑,不明白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将回答SCI论文如何划分及其影响因素的问题。
1如何划分SCI论文
(1)JCR分区
影响因子前25%(含25%)的期刊为Q1区;
影响因子位于25-50%(含50%)为Q2区;
影响因子位于50-75%(含75%)为Q3区;
影响因子位于75%之后的期刊为Q4区。
SCI论文的划分与SCI期刊的划分有关。对于一篇论文,入选的SCI期刊将在多个地区发表SCI论文。
SCI期刊分为JCR部和中国科学院部。两种划分标准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同一种SCI期刊在不同的版块中。当你发表SCI论文时,你应该知道哪个划分标准是被认可的,以避免错误的选择。
(2)中国科学院分院
中国科学院将JCR期刊分为13大类,分为4个区域。从各期刊的影响因素来看,前5%为1区,6%-20%为2区,21%-50%为3区,其余为4区。
2SCI论文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子=前两年在第三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前两年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基于“谁被引用越多,谁的素质越高”的理念被创造出来。
影响因子实质上是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用来衡量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影响因子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还取决于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
影响因子是一个动态值,导致JCR和中国科学院对SCI期刊的划分不稳定。其中,JCR是指上一年度各期刊的影响因子,中科院是指前三年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
一篇论文在影响因子高、分类高的SCI期刊上发表是好的,但有一个很好的门槛。如果你雄心勃勃,你一定会输掉这场战斗。建议作者根据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选择和投稿合适的期刊,而不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