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揪出早期肺癌
医院开展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近日,我院率先在我市开展了利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的工作。低剂量螺旋CT有什么优势?它与传统的CT检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医院胸外科,与胸外科的主任檀振波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作为全球头号癌症杀手,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每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超过60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约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0%。多项研究显示,肺癌发病率的持续上升,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早期发现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最为有效的途径”。檀振波告诉记者,目前不少患者因持续咳嗽、咳血及医院就诊时,通过常规X线胸片检查所发现的肿瘤多数已属中晚期,经手术、放疗、化疗或生物治疗后,5年的存活率较低。而对于早期肺癌,特别是位于周围肺野的小肿瘤,因常无自觉症状,须通过健康普查的方法来及时发现。传统方法是X线胸片检查,但常易漏诊。与之相比,螺旋CT则可通过高速、连续的数据采集,可以明显提高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检出能力,对早期发现肺癌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胸部常规螺旋CT检查时其X线放射剂量较大,若用来作为肺癌筛查,不符合放射学检查最优化的原则,因此,低放射剂量扫描应运而生。
什么是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是指基于能够检测到肺部小结节的最低扫描范围和放射浓度的CT检查技术。许多市民都有一个误区,认为CT扫描的X线辐射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往往不愿意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事实上,常规CT检查由于X线辐射剂量较高,一次胸部CT的X线辐射剂量相当于X线胸片剂量的60~倍;而低剂量螺旋CT通过降低管电流和管电压的方法,经过薄层重建,突显其扫描速度快、剂量低、检出率高等优势,扫描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CT。由于肺为含气组织,具有天然良好的密度对比,采用低剂量扫描其生成的图像质量下降不明显。国外研究表明发现和诊断肺部结节方面低剂量螺旋CT具有和常规剂量CT扫描相同的能力。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美国几个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始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研究工作。结果显示,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够发现更多的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其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4-10倍,可降低肺癌死亡率20%。
为提高我市人民的健康水平。邢台医院胸外科,联合呼吸科、影像科等肺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团队,为我市人民提供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服务。专家建议,所有肺癌高发人群均须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筛查对象:
年龄45岁以上,具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
1.有明显吸烟史,吸烟指数≥30年包,或已戒烟但时间不超过15年;
2.长期被动吸烟;
3.长期遭受外界环境污染及室内环境污染(如煤烟、烹饪油烟、装潢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等);
4.职业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5.慢性肺病患者;
6.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筛查方式
肺癌高发人群每年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如未发现肺结节,则每年复查1次。如发现肺结节依照以下方案进行:
1.对于≥5mm结节,定期随访,并进行恶性可能性评价;
2.对于≥15mm结节,应立即行进一步检查,包括手术活检,除外恶性病变。
“随着筛查手段和检查技术的发展,使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而微创伤胸外科手术等新的技术的出现,为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檀振波说,未来的早期肺癌诊断和治疗,是联合胸外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学科,影像学科等多学科的治疗模式。“我们将不断进取,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