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肺癌规范诊疗基层巡讲最后一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举办,义诊现场人头攒动。“基层之路,规范先行——肺癌规范诊疗基层巡讲”系医院院长联盟主办,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医院周彩存教授团队牵头。活动旨在通过线下巡讲、线上远程教育,帮助落实肺癌精准治疗下沉基层,让广大肺癌患者尤其是革命老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规范诊疗及服务。
同济大医院孙辉教授、医院方文峰教授、重庆医院曾丽教授、同济大医院李玮教授、同济大医院高广辉教授、医院唐勇教授以及右医院黄世庆教授等专家参与活动,为革命老区带来一场提高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及时雨”。
巡讲活动帮助基层肺癌诊疗水平提升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分会委员韦忠恒介绍,肺癌诊疗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为肺癌的发病率很高,老百姓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烟草暴露、环境污染、饮食不当等,都可能造成肺癌的发生。医院在诊疗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要向全国、全世界的先进诊疗方案、指南靠拢,根据这些指南治疗是很重要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分会委员韦忠恒
全球治疗肺癌的新药不断问世,其中内科多数选用靶向治疗、放化疗,外科有手术治疗,这是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来决定的。“目前基因突变耐药患者的治疗问题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要通过基层巡讲之路去规范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韦忠恒说。
韦忠恒介绍,百色地处桂、滇、黔三省交界区。“我们这里的肺癌住院患者很多,所以基层巡讲活动来到这里,对推动我们诊疗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靶向药让肺癌治疗进入精准时代
年底,世界首个肺癌口服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在中国上市。由于靶向性强、副作用小,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效果也很好。
方文峰介绍,在没有精准的靶向治疗之前,晚期肺癌的存活率就是1年左右;有了精准的靶向治疗之后,像EGFR靶点的患者,综合生存期已经超过了3年,甚至有4年的,极大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这是已经取得的成绩。
医院
内科副主任医师方文峰
“我们希望未来能开发出更多的靶点,发现更多的驱动基因,找到更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其实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一些进展,比如说有很明确的靶点,EGFR、ALK、ROS等,未来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方向。”方文峰说,“我们知道靶向治疗很好,但是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它不可根治,因为人类基因组非常复杂。当我们制定某一个基因治疗的时候,早期疗效很好,但是它会耐药,所以需要开发一些新药来解决耐药问题,这是靶向治疗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提升基层全程管理水平,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年,吉非替尼进入医保目录;年,吉非替尼作为临床急需的癌症防治用药被纳入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11月,作为唯一一个进口肺癌原研靶向药易瑞沙进入“4+7”带量采购,价格降到元,医保后患者只需支付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肺癌靶向药可及性大大提高。
曾丽介绍,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大类型,EGFR基因突变在亚裔人群中,表达率达到了50%。IPASS的一个临床研究已经显示了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肺腺癌这部分患者获得了很好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它的不良反应是相对化疗要轻很多,所以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庆医院
肿瘤科主任医师曾丽
曾丽表示,全程管理这个过程,对肺癌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最终获益的也是患者。它要求医生从诊断、治疗到评估疗效、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及时调整药物以防耐药等。因为一代TKI治疗在8个月~12个月时,50%会产生T基因突变,这就需要替换成三代TKI奥希替尼。所以全程管理患者是对医生的规范化要求。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之一。对医生来讲,如何更规范地让这部分患者获益是我们医生和整个医学界思考的重大问题。通过基层巡讲活动带动一大部分医生提高诊疗水平,帮助EGFR阳性患者规范化地选择TKI治疗,最终获益的是广大患者群体。”曾丽说。
文:本报记者刘平安
以上资讯仅供参考,不代表健康报立场。
原标题:《肺癌精准治疗惠及老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