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于年6月11日批准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ET-TKI)盐酸卡马替尼(妥瑞达?)上市,用于未经系统治疗的携带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为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这次获批的临床数据是基于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GeoMETrymono-1及针对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GeoMETry-C。
GeoMETrymono-1研究显示,根据盲态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卡马替尼在治疗METex14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8.3%,疾病控制率(DCR)为98.3%,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5个月[1]。中国人群GeoMETry-CII期临床数据:截至年4月18日数据截止,达到了主要目标:盲态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BIRC)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3.3%,研究者评估的ORR为60%,通过BIRC和研究者评估,疾病控制率为86.7%[2]。
常见的不良反应(≥20%;任何级别)是外周水肿(26.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低蛋白血症(各20%)。
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肺癌介绍在中国,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80%~85%[3]。
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为3%~4%,多见于非吸烟、病理类型为肺肉瘤样癌(PSC)的患者[4]。在既往研究中,伴有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阳性的患者表现为发病年龄偏大(中位年龄为72.5岁),女性偏多(56%~68%),易合并脑转移(20%~40%),化疗及免疫治疗预后不佳[5]。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的通路异常激活包括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MET基因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其中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是使用MET-TKIs进行检测的最佳预测生物标志物[4]。
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上市药物除了卡马替尼,目前国内外已经获批上市治疗MET14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药还有:特泊替尼、赛沃替尼、伯瑞替尼和谷美替尼。上市药品具体情况如下图片所示[3,6,7]:谷美替尼临床试验招募在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