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蓝天了,与雾霾和PM2.5却逐渐成为“老朋友”,它们影响了空气质量,更提高了人们罹患肺癌的风险。肺癌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首位,预计在未来的30年,我国将有万人死于肺癌,即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形势十分严峻。
早发现早诊治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肺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Ⅰa期的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60%,而Ⅱ~Ⅳ期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则从40%下降到5%以下。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提到肺癌,很多人就会想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但是,肺癌早期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如果等到出现这些症状才去就医,往往已经不是早期,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尽可能在早期就发现肺癌呢?
肺癌防治从早期筛查开始
据了解,目前很多体检还是用胸部X光片作为肺癌筛查的诊断,但X光片的敏感度远远不够。专家介绍,胸部结节一般要大到1.5厘米到2厘米,才可能在X光片中显现出来,而且有些特殊的结节在影像上仅仅表现为斑片状或磨砂玻璃影,通过X光检查根本发现不了。
中检健康的超早期癌症预警检测采用蛋白质组学飞行质谱检测技术,从功能蛋白的角度,对与肿瘤相关的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蛋白、核转录因子等一组特定的肿瘤相关蛋白进行蛋白质组的定量检测,其敏感性与特异性高达90%以上,能高效精准地发现身体“癌前”病变,发现病症于“萌芽”状态,只需3ml血液,对常见各种肿瘤细胞可在其病变细胞形成前8--12年发现,做到细胞癌变的提前预警。
中检健康超早期癌症预警检测的特点是发现早。相比之下,医院的B超、CT等传统检测方法检出的肿瘤多属于中、晚期,治疗费用高而且疗效差。中检健康的蛋白质飞行质谱技术,针对癌症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全面肿瘤筛查,可发现常规检查不到或疏漏的常见肿瘤的“蛛丝马迹”。通过检测,可以在肺癌形成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预防、干预措施,从而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进程。让你真正的做到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