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诊断
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多项利用痰细胞学检查和胸部X线片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发现了更多的肺癌,进行了更多的手术治疗,但并未显著降低肺癌的总体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尤其是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发展,可以发现更多的小体积的周围型肺结节。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开始利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进行早期肺癌的筛查研究。
早期肺癌手术方式
1、微创伤胸外科手术
KirbyTJ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报告VATS肺叶切除术,之后此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普及,早期有部分胸外科医师不能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主要的担心有两个方面:是否符合肿瘤外科原则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性。年McKennaRJ报告了1,例VATSLobectomy临床结果,84.7%的患者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胸的比例为2.5%,4.1%的患者需要输血,中位住院时间为3天,切口复发率为0.57%。此结果显示出了较好的手术安全性。
目前认为,临床I期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是VATS最佳适应症,其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已无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由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牵头的中美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术后住院天数短于传统开胸手术,开始辅助化疗的时间明显早于开胸手术,且辅助化疗的完成率明显增高。
2、亚肺叶切除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出现,肺癌有机会在更早期被临床发现,PET的临床应用使肺癌诊断和分期较以往更加准确。一些学者选择部分直径小于2cm的早期周围型NSCLC行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除,获得了和肺叶切除相同的临床结果。日本学者报道亚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采样治疗直径小于2厘米的周围型肺癌,5年生存率高达93%。相对于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术获得了更好地局部控制,并且有更精确的病理分期。关于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目前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肿瘤大小及位置多项研究显示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在≤2cm的肿瘤中5年DFS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4.6%和87.4%。另外,要保证足够的切缘,应选择那些肿瘤位于肺外周1/3且居于拟切除肺段的解剖中心,两侧切缘均应在15毫米以上。否则宜选择符合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
特殊病理类型毛玻璃样结节(GGO)是个特殊的群体,CT发现的GGO是原位癌或早期NSCLC的可能性大,因此这部分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可能获益更大。研究发现,非粘液型BAC患者行肺段切除术DFS可达到%。
适于解剖性肺段切除的肺段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肺段切除手术包括左侧固有上叶切除、舌段切除、双侧下叶背段切除和基底段切除术,其他如单纯上叶前段或后段切除较少采用。位于上叶S1~3段的肺癌行肺段切除局部复发率高达23%,不建议采取肺段切除术式。必须强调的是行肺段切除术前应首先对肺门和肺段淋巴结取样,行快速冰冻病理。如冰冻病理为阳性,应改为肺叶切除术,如冰冻病理为阴性,方可继续行肺段切除。
医院始创于年,是一家以中医肿瘤为特色的二级医疗机构,医院坚持“让癌症患者有尊严的活着”为治疗宗旨,先后为全国各地数万名癌症患者解除病痛。全国著名肿瘤病专家张中海主任,是我院核心技术带头人,从事肿瘤病研究40余年,在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肺癌、鼻咽癌、宫颈癌及恶性淋巴瘤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及独特的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