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包括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等等。中国等亚裔人群中NSCLC、尤其是肺腺癌发生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能吃相应靶向药的人也不少,这给这类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线生机,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中,一线治疗可以选择一代、二代或三代靶向药。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三代靶向药,具有低毒性、高入脑率、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作为NSCLC合并EGFR19del或L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或获得性TM耐药突变后二线治疗的首选,但治疗后或早或晚还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及病情进展。耐药后该怎么治疗,一般来说得明确其耐药机制后再做决定。三代EGFR靶向药的耐药机制迄今为止,已经确定了几种三代EGFR-TKIs的主要耐药机制,分别为EGFR依赖性耐药,如EGFR突变、扩增和缺失;EGFR非依赖性耐药,如MET扩增、HER2扩增、BRAF和KRAS突变等及表型或组织学转化。三代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后的耐药机制有所区别:◎一线应用时,EGFR依赖性耐药包括CS的单突变等;EGFR非依赖途径较常见,包括MET扩增,还有其他基因的扩增、突变、融合等;组织学转化/表型改变包括SCLC转化,鳞癌转化等。◎二线应用时,EGFR依赖性耐药包括EGFR三次突变,如CS的共突变(与TM同时出现),又分为顺式(cis)和反式(trans)两种结构,比例高于一线应用;EGFR非依赖途径和表型转化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此外部分患者可伴TM丢失。三代EGFR靶向药的耐药应对策略三代耐药目前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其相应的策略如下:◎无症状,缓慢进展:继续三代TKI+严密观察。◎无症状,寡病灶:继续三代TKI+局部治疗,如骨转移及脑转移的放疗。脑转移者也可以奥希替尼剂量加倍,改为每天mg治疗;◎有症状,多病灶、快速进展:需尽快再次活检(包括组织活检或液体活检)明确耐药机制后改变治疗策略。如果是EGFRCS突变:CS的单突变可以用一代靶向药;反式突变可以三代联合一代靶向药;顺式突变可以布格替尼联合西妥单抗;还可以选用四代靶向药,如BLU-、BLU。如果有EGFR外的其他突变,如MET扩增/过表达、HER2、RET融合、BRAF突变/扩增等,可以双靶治疗(奥希替尼+赛沃替尼、吡咯替尼/T-DM1/波奇替尼、塞普替尼、维莫非尼或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如果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可以选用抗体偶联药物或双特异性抗体联合三代靶向药治疗。如奥希替尼耐药后转化为SCLC,(发生率为5%-15%),标准的SCLC化疗对该类型患者有效,可使用SCLC治疗标准EP(依托泊苷+卡铂)化疗或联合免疫治疗。耐药机制不明者,含铂类的双药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还可以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最后还可以考虑使用三线的安罗替尼来治疗。以上就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使用三代靶向药耐药后的治疗策略。但具体怎么去选,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能状态、合并症、药物副作用、价格及可及性、患者的经济条件等加以选择。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代靶向药耐药后该如何治
发布时间:2024/9/8 12:37:52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