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最朴素养老思想意识,尤其是农村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因此很多农村人一辈子为儿为女,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子女们生活幸福,原以为只要真心实意对待儿女,到老的时候,儿女也一定能够为自己养老。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位农村胡大妈用她经历告诉我们,养儿老防老只一个美丽的谎言,儿子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争取晚年的幸福。
1胡大妈自述
我姓胡,今年61岁,生长在农村,我的老公也是一个农民,我二十岁结婚,六年后才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又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家只生一个,不能超过两个,我同老公商量后决定只生一个。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了打工潮,村子里好劳力纷纷离开老家,奔赴到沿海一带打工赚钱,我老公也不例外。我也想去打工,可是孩子太小,婆婆身体不好,时常生病,一老一小要有人照顾,我只好留在家里,一边要照顾他们,一边还要耕种家里五亩田,我们家成了真正的“三留”户。老公在福建建筑工地干重体力劳动活,改革初期,福建建筑工程如火如荼,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挣到钱,比在家里强多了。我老公是一个很顾家的男人,只要老板发了工钱,就通过邮局往家里寄钱,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倍受相思煎熬,老公和我感情笃厚,老公十天里,就打电话给我,问家里情,虽然他并没提到我,但我知道他心里很想我,电话费太贵,一分钟一块五,而我们在电话里不知不觉就讲了半个小时,我知道他是对家里人担心,对我思念。村子里出去的有些男人,几个月不给家里老婆打电话,有的甚至在那边花天酒地,河里打鱼河里用,一年寄不了几个回家,他们家里老婆和孩子就受苦了。我很幸运,老公既爱家,更爱我。儿子读中时,我婆婆去世了。老公叫我到福建去,如果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读书我不放心。把他带到福建去读书,找不到学校,有关系能找到学校,借读费少的五万多,多的十万,尽管老公赚了钱,要有长远打算,孩子以后读大学还需要钱。父母在外打工,孩子没人管,又怕他学坏。为了孩子,我只能舍弃夫妻在一起生活,留在家里。儿子读高中时,我在县城里租一个房子,儿子周一至周四住校,周五回来,住三个晚上又去学校,我在酒店里做事,工资八百块,虽然钱少比在农村里种田强,一年后我家在城里买了房子,我家是村子里在城里买房子最早的一家,村子里人既羡慕,又嫉妒,生活照这样速度下去会越来越好。2丈夫病逝
可是好景不长,年3月中旬,丈夫突然身体不舒服,打了几天针不见好转,我心急如焚赶到福建把丈夫接回来,经医院检查是肺癌晚期,听他同事说,老公半年前咳嗽不止,他以为是感冒,买点药吃,时好时歹,我全然不知。医院治疗,前期做了手术,后期化疗,身体日渐消瘦,由一百六十斤瘦到了九十斤,我守护在丈夫的身边,心里很痛苦,有流泪只能偷偷地流。丈夫几次不想治,要回家。我坚决要治,结果事如愿死神还是带走了我老公的生命。丈夫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就像天塌了一样,我整日沉浸在悲伤之中,儿子很快就是就要高考,我知道自己要振作起来,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未来考虑,不能影响儿子心情,尽管我心里很悲伤、很痛苦,仍然要坚强,鼓励儿子不要分心,要好好学习。我带着虚弱的身体,到处找事做,很快就找到工地做小工,工钱比酒店高。我家需要钱,迫在眉睫,老公治病花光所有积蓄,还欠了八万多元外债。儿子高考落榜了,他情绪很低落,我开导他,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复读一年继续考。儿子低着头说:我不想复读,我出去打工。我很生气地说:“不考大学,对得起你九泉之下你的爸爸吗?对得起我吗?你爸爸这些年辛苦打工赚钱,不就为了让你有一个好的前途吗?一定要考大学”。儿子眼眶里含着泪水,不吭声。我知道儿子懂事了,心疼我,想减轻我的负担。但不能让他放弃读书,要让他读大学。在我的坚持下,儿子继续复读,他加倍地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而且是本科,我风风光光地喜事办酒席。村子里家家户户,亲戚朋友都送了礼,减掉酒席钱,还余了五千多元,凑上几千块,这个学期的书学费解决了。儿子如愿上了大学,我心里特别高兴,身体也好了很多,对未来更有信心,儿子有出息了,我以后就有靠山了,儿子读了四年大学,我在工地上做了四年,供儿子读大学的书学费,并还了三万元的债。儿子毕业后,医院工作,我身上的担子一子轻了很多,我就把挣到的钱全部用来还债。儿了不在家,我白天出门做事,晚上回到家里,也许是累了倒床就睡。三年时间五万元债还清了。无债一身轻,欠别人的钱,心里总感觉到有压力,心里不安宁,总盼望早点把钱还给人家,能借钱给你的人,是信得过你,可千万不能辜负。我心里非常感谢在我困难时候帮助过我的人。我也经常告诉儿子,不要忘了别人的恩情。3给儿子家当保姆
我儿子运气好,在浙江工作两年的时间,医院里的一个护士就看上了他,护士叫徐蕾,是浙江本地人,她父亲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儿子很顺利地就结了婚。如果单凭我家庭情况,儿子结婚很困难。我非常感激亲家一家人好说话,没有嫌弃我家里穷。
一年后,儿媳生孩子,我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总算是苦尽甘来,儿子打电话让我去带孩子。我心里很矛盾,因为我手里没有点钱,我想趁现在打工挣一点钱,留作今后养老。不去大道理又说不过去,妈妈给儿子带孩子是天经地义,村子里多数人奶奶都要带孙子。
在儿子催促下,即使我再不情愿也要去。收拾了行李,就来到了儿子的家。看到胖兜兜的孙子,我脸上笑开了花。
在儿媳坐月子时,孩子大人都需要照顾,我整天像砣磥一样转,忙得不可开交。
儿子家我来得少,对他们生活习惯,我知道的太少,要边学边做,幸好儿媳脾气好,即使我做得不对,也没有责怪我。
亲家母几天来一次,对我指手画脚,心里很委屈,感觉到我是吃力不讨好。大城市城的人,在生活方面很讲究,地板每天要拖一、两次,菜要买新鲜的,剩饭剩菜不能吃,给孩子喂奶奶,要定时定量,我每天忙忙碌碌,累得腰酸膀子痛,觉没有睡好,比打工还要累。
再累再苦再委屈,只能放在心里,又能对谁说呢?又谁来帮我呢?想对儿子说,看儿子每天上班也是很累,不想给他增加思想负担。在儿媳面前更是不敢提,怕她说我不好。
孙子三岁了,上了幼儿园。我想回老家,跟儿子说,儿子要我留下来,继续帮他们带孩子。
从此孙子上学都是我送接。回到家里后,做家务,做晚饭,从孙子丫丫学语,到读到六年级,都有我的汗水,感觉到我老了很多。
孙子读初中时,不需要我送了,我就想回老家,就跟儿子和儿媳说,儿子不吭气,儿媳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年了,我在他们家里做那么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不需要了,巴不得我早点走。连一句虚情假意挽留的话也没有,我以为亲儿子肯定要留我在他家养老。
亲家他们俩知道了我要回老家,亲家母说笑呵呵说:“回去好,回去好,离家快十年了,应该回去的。”
亲家公笑着说:“回去住段时间,什么时候想来就来,这里就是你的家,不要有太多顾虑。”
我心里知道,他只是客套话,不能当真。心里不滋味,舍不得离开儿子的家,现在每个老人都一样,儿子的家不是老人的家,不能长住,除是还有他们要你带孩子。
4回到老家后
我带着怨气的情绪回到了县城的家,房子九年多没人住,屋内家具上蒙上了厚厚灰尘,蜘蛛四处牵网,遍地干结的老鼠屎,打扫卫生事多,我一人是无能为力,就请了钟点工来一起来打扫,用了二天时间才把房屋里收拾好。当天晚上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往事历历在眼前,我住在这房子时间最多,老公住的时间最短,儿子住的时间也不长。
在这既熟悉又陌生地房屋里,我的心飘浮不定,每天早上起来,除了家务活,就是坐着发呆,我到街上走走,人就是贱,有事做觉得累,没有事觉得无聊,漫步在街边的商店,瞅见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口袋空空,只能看,不能买,感觉没有意思。
晚上我却被寂寞紧紧包围着,很想儿子却不敢打电话,医院上班,加班是家常便饭,只能等儿子打给我。
儿子偶尔也打电话来,简单说了几句,就挂了。跟以前截然相反,也许儿子大了,也许是他太忙,也许是我的心情不好,也许是母子感情渐行渐远。
三个月后,一个好消息改变了我的处境,我住的这一遍要拆迁,我的房子也在拆迁之列,开出的条件有两条,一是开发商还房子,按照房子的面积计算,二是按房子折算成钱,我房子面积一百个平方,可以得到四十多万的补偿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选择要房子。
而我拿不定主意。如果想在城里养老,就要得房子,可是我养老钱在哪里,打工挣养老钱,我已经六十岁了,身体好像大不如以前,靠儿子,他能给钱我养老吗?
因为心里有气,我不愿意跟儿子商量,我把情况告诉弟弟,弟弟说可以得钱,叫我回到农村去养老。我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我就拿着四十多万存折回到农村,暂住在弟弟的家里。
农村我有房子,房子与弟家只隔十多丈远,弟弟比我小十岁,小时候我照顾得比较多,我们姐弟俩比较亲。
我的房子是旧了点,要维修才能住人。我把维修任务给交给了弟弟,用了二个月的时间,房子维修后焕然一新,又添置了新家具。厨房,卫生间重新装修,总共花了七万多。
我把一切安顿好了,才拍照片给儿子,儿子猜了半天,不知道是哪里?我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他在电话里叹了一口气,就把手机关了
儿子可能不高兴,生米做成熟饭,他又能怎么样?我心里特别踏实,我以后可以过上轻松的晚年,在经济上不需要靠儿子,如果生病,弟弟可以照顾。弟弟还年轻,他一直对我很好。
事实告诉我,养老绝非小事,只能靠自己。否则后果很难确定,我现在有钱,不用打工,有房,安心地住。到我动不了的时候,就去养老院。
这位胡大姐确实看得很透,在养老问题上有自己主见,想体面的养老,就是有自己的家,有一点钱,这是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