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山东医院肿瘤微创外科张西坤
患者资料
患者病史
患者男,73岁,咳嗽、咳痰1个月。胸部强化CT显示:右肺上叶实质内毛玻璃样灶,边缘模糊,直径约1.7cm,双肺实质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影像诊断:右肺上叶毛玻璃样灶;CT下双肺炎症。
既往史
患者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缬沙坦胶囊(代文)80mgqdpo血压控制/90mmHg,脑血栓病史,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mgqdpo。
治疗过程
术前检查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肺功能检测结果:中度通气功能障碍,肿瘤标志物CEA、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凝血测定结果:正常。
胸外科会诊后建议,停用抗凝药物4周,控制双肺炎症,再次评价后择期手术,考虑患者既往有多个基础病史,建议替代方案为,停抗凝药物1周,右肺结节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患者最终选择微创手术,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
术前CT检查结果
穿刺活检结果
手术过程
患者术前停用抗凝药物1周,复查凝血四项均正常。CT引导下穿刺至右肺肿瘤组织内先取活检,病理证实为肺腺癌,3天后给予微波消融术,微波消融功率:55瓦,时间6分钟,患者耐受好,无明显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术中CT
术后检查
患者术后6天顺利康复出院,1月后复查胸部强化CT:右肺早期癌达到完全消融,未见明显强化,达到与手术等同疗效。
术后即刻扫描CT显示达到完全消融
术后1个月复查CT
术后讨论
病例分析
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opacity,GGO),是指高分辨率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清晰显示。其圆形或椭圆形者称为GGO结节,文献报道GGO结节恶性率高达70%,主要是肺腺癌,其次是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局灶性炎症,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等。
治疗方式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GGO首选的治疗办法为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但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等,则无法耐受常规手术。对于手术高风险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文献报道的经皮微创性治疗疗效令人鼓舞。
该例患者基础病较多,一般状况略差,选择常规开胸手术,可能无法耐受,鉴于微波消融术在肝癌及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患者选择微波消融治疗,术中患者耐受良好,未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肿瘤完全消融,疗效确切。该技术的实施,为肺GGO患者,尤其是合并基础病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办法。
专家介绍
张西坤:山东医院肿瘤微创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全身各部位实体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如CT、超声、DSA引导下的各部位肿瘤穿刺活检、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实体肿瘤(肺癌、肝癌、胰腺癌等)射频/微波/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胆道支架植入术、甲状腺、乳腺结节消融术等。
近年来完成国家及省市级课题4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7项,部分专利正逐步转化成医用产品。年在山东省卫生心理工作中获得“优秀心理卫生工作者”称号。
投稿主题:
如您有微创消融相关的临床案例,欢迎来稿!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霜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