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内科的一间病房里,躺着一名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名叫杨希贤,已经84岁高龄。不幸的是,却在晚年之际被查出患上了肺癌晚期。
然而,自从这位老人住院以来,陪伴在他身边的却只有他的主治医生田玲。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杨希贤紧紧握住了田玲的手,做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我要把我全部的财产留给你!
看着老人真诚的目光,田玲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她对老人的好从来都是不求回报的。但也有人对老人的行为表示不赞同,难道老人没有亲人吗?为何要将自己的毕生积蓄留给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呢?
不幸患癌
年10月,医院的门口,有一位老人正在来回徘徊着。细心的主治医生田玲很快注意到了这位老人,于是走上前耐心地将老人请进了办公室。
田玲是个80后小姑娘,自年从原泸州医学院毕业来到医院后,凭借着专业的能力坐到了主治医生的位置。
在问过老人过后,田玲才得知这位老人名叫杨希贤,在几个月之前突然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医院后医生们都没有直接告诉他真实的病情。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虽然没有结果,但他已经猜到自己病得很重。老人是一个人来的,颤颤巍巍的脚步不禁引起了田玲的心酸。
在为老人做了详细检查后,田玲才得知老人患的是肺癌晚期。看着田玲为难的样子,杨希贤率先张口了:“小姑娘,你还是告诉我吧,医院了”。
为了不让老人受那个罪,田玲最终还是选择将实情告知了他。没想到的是,老人好像看得很开,得知自己患这样的病后却是一副淡然的模样。
见老人是独自一人来看病的,田玲下意识地问起了原因。杨希贤老人出生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户普通人家,父母都有着正式工作,家庭情况相对来说还不错。
而杨希贤由于从小比较淘气,不爱读书,初中就辍学在家。后来,父母为他安排了一份罐头厂的工作,自此他便生活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冬笋坝社区的一栋筒子楼内。
这里住满了在罐头厂工作的单身职工,虽然地方很小,但对于杨希贤来说已是足够,靠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杨希贤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眼看筒子楼里的同事们个个结婚搬离了这边,父母便催促他尽快找一个女孩结婚。
在同事的介绍下,杨希贤认识了同样在罐头厂工作的一个姑娘。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本以为两个人的日子总比一个人强,可没想到婚后的生活却是一地鸡毛。
两人因为工作太忙,再加上妻子不愿意住在这么大的地方经常吵个不停,每次都会闹个不欢而散。渐渐地,两人不再对这份感情抱有任何希望,于是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杨希贤依旧住在筒子楼里,每天干着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感情上的失败让杨希贤变得不爱说话,只会埋头苦干。
这样的生活,杨希贤一过就是几十年,平时只有侄子和他的媳妇偶尔会去看看他,就这样,杨希贤一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
孤苦一生
看着住在筒子楼的同事们一一离去,杨希贤不由地想起了那段热闹的日子。除了上班的时间,他会一个人将房间里打扫得整齐干净,再去楼下看看花草,听听同事们聊天,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孤独的他也不孤独了。
可如今筒子楼上只剩下几户人家,竟显得那样的荒凉,杨希贤也不愿意下楼溜达,只是经常看着窗外发呆。
直到当地要建设新的建筑,杨希贤寄居的大半辈子的家被写上了大大的”拆“字。相关部门不止一次地找到杨希贤希望他搬离,可杨希贤却无动于衷,他不想离开,也没地方去。
社区为了申请了敬老院,可杨希贤还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他是个很念旧的人。别人的晚年都是儿孙满堂,但轮到杨希贤老人这却是那样的孤独。
整整几十年的时间,杨希贤都是这样过来的。虽说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但如今上了年纪的他还是担心了,担心自己去世后无人问津。
本以为已经够悲凉了,谁曾想病魔居然找上了门来。年时,杨希贤愈发的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医院检查,可医生们却吞吞吐吐地不愿告知他真实的病情,还说要让家属去。
可他哪有什么家属?侄儿和侄儿媳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家里经济也算不上好,杨希贤不想麻烦别人,医院跑。
直到遇上了田玲,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肺癌晚期。不过,得知真相后的杨希贤却很是淡然,或许他也想尽快结束自己这孤苦的一生。
八年陪伴
作为一名肺癌晚期的患者,已经没有了治愈的希望,即便尽力治疗也只能尽可能地延长时间。再加上杨希贤老人已经上了年纪,情况不容乐观,可能最多也就剩下一年的时间了。
听了医生的话,杨希贤本想开点药回家等死,可却遭到了田玲的阻止。回家也是一个人,在医院还有病友和护士的陪伴。
或许是太过孤独,杨希贤动容了,医院接受治疗。得知杨希贤住院后,他的侄子只来看过一次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让田玲感到万分心酸,她很是同情杨希贤,对于杨希贤她很是照顾。在田玲的悉心照顾下,杨希贤的病情逐渐好转,身体上的不适不再那样严重。
考虑到住院费太贵,杨希贤决定出院回家养病。年下半年,杨希贤的身体情况恶化,无奈只能住院治疗。
老人上了年纪,对于挂号、缴费这些乱七八糟的不是太懂,也没有精力去排队取药,而这些都是田玲代劳。
田玲是个善良的女孩,杨希贤一直都将她的好记在了心中。虽然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但只要田玲去看他,杨希贤还是会将自己身上的故事讲给田玲听。
在杨希贤老人的心中,田玲已经是她的“孙女”,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医院的日子里,杨希贤老人经田玲的照顾气色也好了不少。
患者多时,田玲每天要照顾36个病情,每天忙上忙下的,可她无论多晚还是会抽出时间到杨希贤老人的病床边坐上一会,而老人也会一直等着她。
一个人不停地说着,一个人专心地听着,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的医护人员。得知杨希贤老人不容易,其他的医护人员也会主动给老人喂饭、换床单。
在医院的日子里,杨希贤老人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他的生命也从最开始的一年时间延长了好几年,出院时,为了防止老人再出现什么情况,田玲主动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写了下来让老人带在了身边,嘱咐他第一时间要联系自己。
感情都是相互的,田玲在杨希贤老人晚年生活中给他带去了无数的温暖,而与杨希贤老人的相处经历田玲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感动众人
出院后,杨希贤老人第一时间回到了老家,将父母留下了老房子卖掉了。随后,他还联系到了有关部门,同意将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筒子楼拆迁,或许他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日了。
老人整个左肺完全被肿瘤侵占,右肺也已经转移,胰腺也发现有转移。看着杨希贤老人的病情日渐严重,田玲总会独自一人默默流眼泪。
自杨希贤老人与田玲相识整整八年时间,老人不断地住院出院再住院,医院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家,田玲也成为了他唯一的亲人。
年3月,是杨希贤老人最后一次住院。一次,在与田玲的聊天中,杨希贤老人突然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他决定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田玲。
听到这话后的田玲十分震惊,她对杨希贤老人的好从没有想过要回报。她立马拒绝了杨希贤老人,默默地给老人整理其了被子和衣服,可此时她的眼泪早已漫过眼眶滑落了下来。
虽然田玲拒绝了,但杨希贤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并将这一决定告知了侄子一家人。对于老人的想法,侄子很是不理解,他实在不能接受将遗产给一个陌生人。
可他又怎么会明白杨希贤老人和田玲之间的感情呢?或许只有田玲是真的心疼他,是为他流泪最多的那个人。
最后的日子里,田玲前往看杨希贤老人时总会握紧老人的手,虽然这双手充满沧桑和孤独,但田玲还是会感受到老人的温暖。
老人越来越不行了,田玲表示她会陪伴老人走完最后这一程,关于老人的后事她也会一手打理。没几天后,杨希贤老人在田玲的陪伴下合上了双眼,他走得很安详,是面带笑容的,这份温暖和精神上的满足是田玲给予的。
杨希贤老人孤苦无依的一辈子,在最后的时间里能遇到田玲这样善良的人,是缘分的使然。虽然杨希贤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但田玲却会永远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