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也是人,他们也会生老病死,医生见惯了重病患者,当他们自己患癌后——那些忠告是你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很多人是被吓死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徐林友徐林友毕业后医院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肺癌的外科治疗是其工作重点之一,20多年来,他接诊了无数肺癌患者。没想到,后来肺癌降临到了他自己身上,而且是肺癌脑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年1月17日,我忙完上午的手术,吃完快餐,准备去取修好的汽车,突然全身抽搐、扭曲、晕倒,迷迷糊糊中我就被人推来推去,稍有清醒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躺在CT机上。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得了肺癌。我给癌症病人治疗和做手术有20多年了,生死看得多,现在又有了亲身经历。癌症也并不是那么可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被癌症吓死的,他们恐惧、害怕。有的病人得知患癌后,精神和意志立即垮了,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治疗方案、再好的药物,都救不活一个“心死的人”。而我坚持乐观情绪,这确实更有利治疗,也是我战胜肺癌的一个原因。我虽然笑谈生死,可在治疗上不敢含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吃药、放射治疗,虽然副作用很大,头发掉光,全身没有力气,眼角膜充血,可从来没有抵触过。最后经过尝试靶向治疗,成功地战胜了肺癌。患癌后不要瞎补!医院的外科医生黄韬黄韬博士毕业才两个月,就意外收到肺癌诊断书,而且是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最高的小细胞肺癌。这意味着他可能只有3~6个月的存活时间。查阅大量资料后他决定当自己的“主治医生”,为自己做治疗方案。后来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有些癌症病人,习惯服用营养补充剂来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但黄韬却从不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合理的膳食足够维持能量所需,过多服用营养剂反而易使身体代谢紊乱,即便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过量食用也会带来毒副作用。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黄韬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饮食计划: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食物中的蔬菜、水果、谷物、豆类占2/3以上,多吃具有抗癌作用的胡萝卜、柑橘、蘑菇等。限制肉类食品的摄入量,每天少于90克,植物油用量也控制在每天25克。炒菜少放盐,不吃腌肉、熏肉,滴酒不沾。另外,不吃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不吃烧烤、油炸的食物;烹饪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营养流失。不要透支自己,健康补不回来中医院某科室主任张玲(化名)张玲几年前曾患乳腺癌,后来又重回岗位并担任某科室主任。张玲的乳腺癌是自检出来的。由于多年来一直有乳腺增生的问题,所以她坚持每两个月做一次乳腺自检操。几年前,她摸到了一个小肿块,于是立即做B超等检查,确认后很快就做了手术。张玲在总结自己患癌的原因时,多次说到“年轻掩盖了好多问题”,整宿整宿地值夜班,夜以继日地忙于抢救病人,累得筋疲力尽,歇一歇就又能拼了。可是年龄大了,慢慢就发现补不回来了。“我三十多岁开始失眠,也睡得特浅,脚步声一到门口,马上就醒。”张玲说。同事警告过她“不要透支。”可因为身体还好,也听不进去。在查出癌症前几个月,张玲明显感觉自己体力下降,累,是一种歇不过来的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曾经说过:睡醒了还累就是过劳。治癌症无非就这几大法宝: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别害怕,要乐观。通过医生自己的治癌经历,我们希望能再次强调这些方法,并给所有人战胜癌症的信心。身体是本钱,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你避开疾病!身体是本钱,不要以为工作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工作,太多的欲望会把自己搞得压力山大;如果工作环境就是忙碌不停,那就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远离烟酒、应酬,经常喝水、该上厕所上厕所,哪怕是跑着去、跑着回,除了夜班,该好好睡觉就别熬夜!我看到很多患者边打着化疗边喝着酒、抽着烟,以为人生乐趣不离烟酒;我看到很多患者边住院治疗、边继续工作,不想停下努力的脚步却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一些人得了癌症后,希望疾病不干扰他的习惯、不影响他的享乐、不干扰他的工作,拜托!你得了一种严重疾病,这么藐视它你会输的,就算你的医生再专业、你的治疗再高级也不行。家人才是最珍贵的医院院长杨育正他是产科名医、妇科癌症治疗权威,也是曾两度挣扎于死亡边缘的淋巴癌患者。照护妇科癌症病人时,我是勤于查房的医生,我了解病人家属渴望见到医生的心情。生病后,我更常到病房走动,身上带着与他们同样被疾病鞭笞的痕迹,可以用亲身经历去分享、聆听。这回住院期间,劳心劳力的佩亲(注:医生的妻子)竟感染了诺罗病毒,严重到上吐下泻,也成了病人,被带到另一个病房隔离治疗。佩亲是我生活中最大的支柱,在我病后,尤其感受到她对我的重要性,也才发现她在儿女成家后,如何由空巢期的失落找到重心,让生活丰盈而精彩。大半辈子,我们的家庭生活都以我的工作为轴心,她牺牲了自己原本很稳定的中学美术老师的工作,全力成全、配合。然而,我却医院和病人,在可以回家好好“配合”她的退休之前,竟先带了“癌症”回家,把自己和自己的病一并再丢给她。在家庭角色中,男人确实常是自私又脆弱的那一个。有时我会向她撒娇:“如果我一直表现良好,退休后能不能让我也加入你的活动?”那几天,我们隔着病房,靠电话以言语互通,心里突然有股心酸:我这一生在职场或社会上若有任何可自夸的成就,其实都及不上有一个可以相依偎的老伴儿。家人,是人生最珍贵的资产,当人生走到了末端,当死亡近在眼前,你会更加知道──不,不仅是知道,是深刻体会。和家人要坦诚,再多的专业知识也比不过家人的陪伴!心理的支撑更重要!一些人发现癌症后,不相信的初期感觉过去后,就剩下恐惧了。在这种情况下,对疾病的期望一般不切实际,希望一下子就解决问题或者希望很轻松的稳定很长一段时间。当然,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这时家人的陪伴就非常重要,他们是关键!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我们去会诊,作为患者家属都是第一时间知道病情,然后过渡给本人,他(她)们通常能坚定的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尽管不一定都对,但这是合情理的。多说一句,我不觉得在我国这种社会文化情况下,本人完全知情而独立承担治疗(像国外那样),更有利于病情;当然,瞒病情跟防贼似得,也没有必要,患者可能比想象中坚强,他只是需要时间和更多的
睡醒了还累是过劳,千万不要透支自己医生
发布时间:2024/8/26 13:15:22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