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细胞疗法、免疫疗法和基因编辑技术等发展迅速。在新药研发方面,传统小分子药物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可成药的蛋白靶标,无活性的突变位点,以及耐药是现有小分子靶向药物难以解决的难题。因此,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小分子新药物开发和治疗手段,突破高难度靶点。
目前,一项“革命性”的靶向策略横空出世—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不管靶蛋白的功能如何,应用PROTAC技术可将其降解,这就为降解不可成药的蛋白提供了可能。令人惊叹的是,PROTAC较ADC、双特异性抗体起步要晚的多,但近年迎来爆发。年3月,PROTAC才首次进入临床试验。但目前,超过款在研蛋白降解疗法处于临床阶段,主要为PROTAC分子,距今仅3年。因此,PROTAC为小分子药物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正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让肿瘤药物研发重焕生机!
1、PROTAC背景介绍
2、PROTAC技术原理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
PROTAC分子结构特点
“靶蛋白-PROTAC-E3泛素连接酶”三元复合体
3、PROTA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PROTAC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PROTAC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PROTA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PROTAC在依赖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PROTAC在其它疾病中的应用
4、PROTAC分子的药物前景
5、PROTAC研究涉及的热门靶向蛋白和E3泛素连接酶
1、PROTAC背景介绍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s,PROTAC)是一种新型靶向蛋白降解技术。1年,CraigCrews和RaymondDeshaies教授提出PROTAC概念,并报道了首个PROTAC分子—PROTAC-1,可靶向降解甲硫氨酰氨肽酶-2(METAP2),开创了这一革命性的技术[1]。8年,Crews团队采用Nutlin招募MDM2来启动降解级联,用于靶向雄激素受体(AR,Androgenreceptor)。这一小分子能够将雄激素受体AR招募到MDM2附近,使其泛素化,并随之被蛋白酶体复合体降解[2]。这一能够靶向蛋白进行降解的嵌合分子,被命名为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Chimera)(图1)[3]。
随着PROTAC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完善,PROTAC如今已获得众多肿瘤药物研发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