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肺癌而言,其位置在哪里、是否已扩散或扩散到了哪里、是否影响到身体其它部位均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肺癌分期就是对上述情况加以描述的一种方法。明确肺癌分期有助于判断肺癌进展到了何种程度,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肺癌分期可能会进行两次。第一次分期是在肺癌确诊之后、治疗实施之前进行的,也叫做临床分期。临床分期主要基于CT等影像检查、活检结果等而得出,是决定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第二次分期叫病理分期或术后分期,是在手术之后得出的更确定分期,比第一次分期更为准确。有时医生也会根据第二次分期(术后分期),对后续治疗方案做出调整。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肺癌分期方法是TNM分期。T是“肿瘤(Tumor)”的缩写,用来描述肺癌原发病灶的大小;N是“淋巴结(Node)”的缩写,用来描述淋巴结是否被肺癌所侵犯;M则是“转移(Metastasis)”的缩写,用来描述是否出现身体其它部位的肺癌转移。不同的T、N、M组合就决定了肺癌的分期。
肺癌共分为四期,分别用罗马数字的I、II、III、IV(即1、2、3、4)来代表。I期肺癌是最早期,治疗效果也最好,手术切除能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实现治愈。IV期肺癌是最晚期,已经出现了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肺癌复发,那么应该以复发后的病灶情况来确定分期。例如,如果I期肺癌手术之后复发,出现脑部转移,那么分期就会变成IV期,而不是以前的早期肺癌。
临床上有很多检查有助于肺癌分期的确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哪些最为适合。例如CT、核磁共振(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能够确定肺癌的大小和转移情况;气管镜、超声气管镜(EBUS)、肺穿刺等活检手段则能确定病变性质以及转移范围。
肺癌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