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的赵先生今年53岁,最近几天反复发烧。
在诊室里,这个1米8的大块头,面对痛风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委屈落泪。
看到赵先生满身的痛风石,让内分泌科主任郑利平副主任医师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从医快30年了,第一次见到如此厉害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情况?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图片有风险滑动需谨慎
经过了解,赵先生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一直在家务农。辛苦的田间劳作让他养成了每天喝酒1斤的习惯,而且特别喜欢吃动物内脏。
十年前,赵先生就查出了
高尿酸(umol/l)
高血糖(空腹14.46mmol/l)
的情况。
除了检查结果高以外,当时并没有什么症状,所以,偶尔口服些降糖药,并没有规范的治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先生出现了双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况,更可怕的是,自己的手指、手臂、腿上、脚趾、耳后等全身各个部位出现了隆起。
随后,“石头”开始蔓延到全身。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在内分泌科医护团队的呵护下,经过降糖、抗尿酸生成、排尿酸等治疗措施,赵先生没有再发烧,血糖、尿酸基本上恢复到正常值。
可面对自己全身的“石头”,他问医生怎么办才能完全去掉。
郑利平医生介绍说,像赵先生这样如此严重的病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全治疗好的。举一个例子,就好像一座大冰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而一旦形成了冰山,想要完全融化它,也非一日之功,所以,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通过正规的治疗,才能慢慢恢复。
痛风石是什么?郑利平医生介绍,痛风石是人体内过多的尿酸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形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大。
人为什么会得痛风石?郑利平医生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劳动的减少,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部分的痛风患者甚至逐渐发展为痛风石。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发生在手足肌腱附近的结石,常影响关节活动。
痛风石有哪些危害?郑利平医生介绍,痛风石大小不一,小者如同米粒、针尖,大者如同鸡蛋大小。痛风石多为圆形,中心有较硬的结节,四周为还未结成坚硬如石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流出一些像石灰渣一样的干酪状物质,而且伤口很难愈合。
痛风石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会在关节附近的骨髓中侵入骨质,进而影响骨髓功能,造成骨髓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如足趾上尿酸结晶的不断沉积,则容易形成巨大的痛风石,造成不能穿鞋、行走困难等恶果。
如果,
不幸患了痛风,
生活当中如何做,
才能避免进展成为痛风石呢?
郑利平医生表示,日常生活当中,记住下面10点建议,可以有效预防痛风石的发生。
如何预防痛风石的发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战略上藐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
遵从医嘱,定期复查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停药。
避免肥胖、劳累、湿冷及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饮食控制: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和浓肉汤;多吃水果,(特别是樱桃),多吃蔬菜,(芦笋、紫菜、香菇等除外);维生素C、咖啡及乳制品有预防作用,建议适量服用。
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
大量饮水:每天饮水ml。
生活方式:保持理想体重,适当运动(游泳、散步等)。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
监测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肾功能等指标。
注意预防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中风等痛风常见的合并症。
郑利平医生友情提示:痛风的危害不言而喻,谁都不愿意忍受痛风并发症的痛苦,因此预防痛风石的发生尤为重要。同时,痛风者可通过CT、B超、磁共振来早期发现痛风石,及早进行干预,从而避免痛风石越来越大。专科推荐阅读:
内分泌科
一份厚重的“爱”暖了医护人员的心
明明只是糖尿病,医生却说她“中毒”了
“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人”,我们一直在行动
版权申明
图片文字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并在开头标注作者来源
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