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处年登记资料)显示,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首位。
肺癌相对其他大多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较低,主要原因为早期肺癌没有明显症状且缺乏早期诊断的手段,很大一部分病人被诊断时已处于晚期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利用无创或微创方法获得标本以辅助肺癌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研究发现,特异性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肿瘤检测的新型分子标志物。肺泡灌洗液(BALF)是肺部疾病诊断高特异和高灵敏的检测样本,且取样创伤小,已被广泛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目前BALF中的特异性基因甲基化检测已被用于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
DNA甲基化诊断肺癌的原理
DNA甲基化是表型修饰的一种,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CpG岛区的启动子超甲基化可能会导致抑癌基因转录沉默,从而影响肿瘤发生的进程。由于DNA甲基化几乎在所有癌症中均有发现,并且多发生在癌前或者癌症早期阶段,因而有望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对特定基因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相关的甲基化检测也渐渐从科研走向临床应用。
其中,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2)和RAS相关家族1A(RASSF1A)是常见的肺癌DNA甲基化标志物,且两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用于肺癌诊断受到了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