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距离我们有多远?年,国家癌症中心完成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在.9万例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万;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
换而言之,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按发病人数顺位排序,肺癌高居榜首。
如何避免病情恶化?确诊患者该如何与癌症共处?对此,医院肿瘤放射科主任冯正富表示,肿瘤治疗越来越走向专业化,所以在就诊前,要大致了解各科室、医生的专业方向,选择正确的科室和医生对患者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一旦确定诊疗方案后,无特殊原因不要私自中断,听医嘱很重要。
从恶变到出现症状需数年
据了解,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同时肿瘤细胞自身可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之间的转换,来适应代谢环境的改变。
冯正富介绍说,肿瘤是慢性病,肿瘤从恶变开始,到出现临床症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般需要数年时间。所以一旦怀疑或确诊恶性肿瘤,首先自己要冷静下来,然后积极就医。
他认为,恶性肿瘤的治疗,一般副作用比较大,都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才能进行必要的治疗。所以必要的检查对治疗很重要,尤其是目前精准治疗时代,主要包括血液学检查(常规、生化、电解质、肿瘤标记物等)、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免疫检查点检测等。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基因检测、免疫检查点检测能很好指导精准治疗。
他举例说,同是鼻咽癌,为什么有的病人放疗疗效果好,有的病人治疗效果不好?固然跟很多因素有关,但目前发现EGFR(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跟疗效有关。加用泰欣生(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能明显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又比如,不同的靶向治疗跟相应的基因突变有关,免疫治疗跟PD-L1(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的表达有关,“所以在精准治疗时代,必要的检测能找到优势人群,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效果。”
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治疗越来越走向专业化,所以在就诊前,要大致了解各科室、医生的专业方向,选择正确的科室和医生对患者治疗的合理性有很大的帮助。
冯正富告诉笔者,同时肿瘤的治疗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遇到疑难或复杂的病症,专科医生会组织各相关专业会诊,进行MDT(多学科综合诊治)。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医院,或不够专业的医生,导致治疗不规范,影响了疗效。更有一些偏远地区的病人缺乏对肿瘤治疗的基本认识,迷信于“神医、秘方”,既浪费了钱财,又延误了病情。
很多人在就医过程中,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诊疗方法,不少患者不知如何是好。
“患者一定要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并要相互信任。”冯正富说,不要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今天问这位医生,明天问那位医生,问多了可能您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不同的医生在治疗环节上可能有些差异,但总的治疗原则不会有误。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患者尽量咨询主治医生。
不要轻易更改治疗方案
冯正富表示,患者需要做好治疗的心理准备。因为任何一种方案的治疗都有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且同一治疗方案,不同的人副作用也不同。因为人体的差异很大。不管在疗效上还是副作用,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患者可能问到医生关于疗效和副作用方面的内容,医生跟患者介绍时,也只能介绍这类人群的总体情况,具体到每一个病人,情况可能完全不同。冯正富举例说,“放疗对早期鼻咽癌的疗效(5年生存率)达到95%,但不排除你可能就是疗效不好的5%。”
在他看来,患者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能盲目自信。有的病人听自己患了恶性肿瘤,就非常紧张,特别是治疗未达到预期目标时,更是紧张得不行。这种紧张的心理本身就会影响疗效,因为现在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治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医生会考虑更改方案。如果真的到了晚期,难以有好的治疗方案时,医生也会尽量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有部分病人即使是晚期,也有可能带瘤生存。
另一种情况:有的病人对治疗过于自信,认为只要治疗了,就会没事,对治疗抱太大希望。一旦疗效未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情绪一落千丈,这对治疗也不利。或者治疗结束后不按期检查,导致复发或转移不能及时发现,延误病情。
此外,患者按既定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可以从主治医生那里了解到大概治疗方案和流程。一旦治疗方案确定,无特殊原因不要私自中断。冯正富在临床上见到有些病人,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后,认为已经治好了,就私自中断后续治疗。按既定方案进行治疗同时也包括出院后的要求(如定期随诊),有的病人嫌随诊麻烦,长期不随访、不检查,导致复发、转移到晚期再来就诊,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机会。
冯正富表示,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不仅是给肿瘤病人的建议,也是给所有大众的建议。很多人在健康时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等到疾病缠身时已迟了。建议肿瘤患者清淡饮食,同时要保持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不要盲目忌口。经常遇到有的病人,得知自己患了肿瘤,就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导致营养跟不上。有科学依据证实:营养不良会影响肿瘤治疗的疗效。另外生活习惯对肿瘤患者也很重要,不要抽烟、酗酒,不熬夜、疲劳,否则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肿瘤的治疗及治疗后的康复都不利。
肿瘤也有三级预防
肿瘤筛查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肿瘤筛查能够将早期发现病人、高危险人群和健康人群区分开来,是预防癌症等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冯正富介绍,肿瘤也有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就是消除肿瘤的发病因素(危险因素),如:抽烟、酗酒、接触放射线、霉变食物等。另外,还要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进行预防接种(如宫颈癌疫苗);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措施就是健康体检,肿瘤发展到后期多外转移,一般是没有治愈可能的,但早期发现的肿瘤,治疗后基本上与正常人无异。健康体检对早期发现肿瘤非常关键;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就是接受积极治疗。
情绪可影响着身体健康,长期处于不良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使得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从而增加病情治疗难度。冯正富表示,要维持病情稳定,除了保持较好的情绪之外,还要定期督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量运动等。
第一,融入社会、回归家庭。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肿瘤病人,治疗后总是放不下思想包袱,认为自己跟正常人不一样。担心自己随时会复发或转移,稍有不适就非常紧张。冯正富认为,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适度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融入社会、回归家庭。
第二,定期复查。定期检查对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转移很关键。在肿瘤治疗结束后,需要多久复查,医院或专科的医生会根据肿瘤复发、转移的规律,给患者适当的建议。并根据治疗结束的时间长短,以及每次检查结果,复查频率会有所不同。在保持正常生活的同时,要遵照医生的医嘱,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的内容,根据不同部位肿瘤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血液检查、影像检查等。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肿瘤的发生、发展跟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很大的关联性。就像矛(肿瘤)和盾(免疫),肿瘤的治疗无法达到杀灭体内所有肿瘤细胞。包括正常人,体内都存在肿瘤细胞,在正常免疫状态下,可以保护正常人不发生肿瘤,或肿瘤病人治疗后不复发。如果免疫力下降,情况可能会不同。
第四,适量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状态,除了有良好的心态、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外,适量运动也很重要。
常见肿瘤十大危险信号
1.体表或表浅部位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如乳腺、皮肤、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
2.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饱胀感。
3.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感乃至哽噎感。
4.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
5.耳鸣、听力减退、鼻、鼻咽分泌物带血。
6.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出血。
7.大便潜血阳性、便血、血尿。
8.久治不愈的溃疡。
9.黑痣、疣短期内增大、色泽加深、脱毛、痒、破溃等。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撰文:彭可明刘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