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俗称“小恶魔”,生长迅速,早期出现广泛转移,纵膈累及较为常见,是肺癌中预后最差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喉返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库欣氏综合症(满月脸,水牛背)等。98%的患者伴有吸烟史,2/3的患者被诊断时为广泛期,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3%。没有明确的驱动突变,耐药后缺少有效的治疗是SCLC治疗面临的困境。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SCLC分子机制的理解逐渐深入,发现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今年以来陆续多款小细胞肺癌新药(包括免疫治疗、新型化疗、靶向治疗等)传来获批上市、申报上市、纳入突破性疗法、获批临床的好消息,小细胞肺癌迎来新曙光!
SCLC的治疗策略和不同靶点,包括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国产PD-1/PD-L1抑制剂
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新标准,过去SCLC免疫药物主要依赖两款进口PD-L1抑制剂: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和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而国内药企由于前期对PD-L1研制未加重视导致国内一直没有拿的出手的竞品,因此两者在国内形成了事实的双寡头局面,两者成为国内小细胞肺癌患者唯二的选择。
今年小细胞肺癌国产免疫药物终于迎来突破,随着1月国产PD-1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获批小细胞肺癌后,在3月初国产PD-L1也迎来首个获批小细胞肺癌的重磅新药:恒瑞的阿得贝利单抗。通过临床数据横向比较,对于小细胞肺癌,国产的PD-L1(阿得贝利单抗)和PD-1(斯鲁利单抗)疗效完全不输两款进口药,甚至在中位PFS及其风险比、中位OS及其风险比方面相比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都表现出更佳的临床研究结果。虽说这种横向比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临床疗效,但这至少说明两者的疗效完全能与之相抗衡。
四款PD-L1针对SCLC临床研究总结
另外,正大天晴的PD-L1TQB注射液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完成期中分析,经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审核,达到方案预设的终点。其上市申请也在今年1月获NMPA受理,预计最快会在今年上市。这是国产第6款申报上市的PD-L1单抗,值得期待。
新型化疗药
SCLC依赖于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干扰转录的药物被认为是有希望的靶向治疗之一。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海鞘素衍生药物芦比替定,它是一种选择性致癌转录抑制剂,它倾向于与富含GC序列的DNA启动子区域结合的区域。该药物与主要蛋白质编码区的DNA小沟形成共价键。此外,它会诱导DNA链断裂并抑制RNA聚合酶II的正常功能,进一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年6月,芦比替定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在含铂类化疗过程中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转移性SCLC成年患者。芦比替定是近30年来头一个能有效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二线新型化疗药物。早在年4月,绿叶制药从PharmaMar引进了该产品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的权益。
今年3月23日,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