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初期肺癌 > 临床表现 > 双靶组合入医保BRAFV600突变肺

双靶组合入医保BRAFV600突变肺

发布时间:2024/10/4 12:14:37   点击数:

中国BRAFV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来重大利好!

根据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月13日印发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诺华旗下双靶向联合治疗药物“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与“曲美替尼片”用于治疗BRAFV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被纳入最新医保目录。这也意味着该药物的可及性大大提升,患者将获得更好的治疗和更长的生存获益。

突破无药可用困境BRAF突变肺癌患者亟需有效治疗方案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BRAF基因突变率为2%-4%,BRAFV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50%,其中最常见类型为VE突变。换句话说,VE代表的是BRAF基因中最容易突变的一个位点。

BRAF基因原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驱动基因被大家熟知,但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特征是随着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而逐渐被临床认识。

相对于EGFR、KRAS、ALK等常见肺癌靶点,BRAF基因突变较为少见,属于罕见突变。BRAF突变会持续激活下游MEK-ERK信号通路,对肿瘤的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有BRAF突变也意味着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由于BRAF突变的发生率较低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这部分患者一直面临着被忽视、难治愈的困境。

“BRAF突变为一种少见突变,但我国肺癌患者总量比较大,每年新增BRAF突变肺癌患者数量并不少,在临床上存在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医院肺部肿瘤科王长利教授介绍,BRAF突变肺癌的发病特征主要是患者年龄较高,通常在65岁以上,与吸烟关系不是很大,病理类型主要是腺癌,且容易发生转移,很多病人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胸内或远端转移。

此前,针对BRAF突变肺癌患者的治疗主要依靠化疗和免疫治疗,但患者的临床获益并不理想,不仅预后差,而且总生存期较短。研究显示,携带BRAFV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化疗、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疗效不佳,客观缓解率(ORR)仅为9%~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3.1~7.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13.6~13.8个月。

“这个生存数字不论是对患者还是对临床医生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BRAF突变肺癌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创新有效的治疗药物来延长生存时间。”王长利教授谈到。

随着靶向治疗等创新疗法的问世,肺癌进入了一个新的治疗时代。肺癌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深刻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格局。

“最近十年,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发展非常迅猛,也是整个实体肿瘤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瘤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肺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中医院肿瘤内科石远凯教授解释说,靶向治疗是指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来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从而阻碍癌细胞生长。就像射击打靶一样,药物可以精准地射中肿瘤这个靶心。相对于化疗来说,不仅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小。

在肺癌领域,小分子靶向药物近年来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截至目前,EGFR、ALK、ROS1等常见靶点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都有高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供选择,但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仍然长期以来面临着无靶向药可用的困境。

“靶点罕见但病患却并不罕见,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案,使肺癌的整体生存更进一步。”石远凯教授表示。

精准“狙击”罕见靶点“双靶组合”入医保将惠及更多患者

近年来,针对少见和罕见的驱动基因靶向药物发展十分迅速,这让BRAF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终于摆脱了“无药可用”的困境。

年3月25日,诺华(中国)宣布其双靶向联合治疗药物泰菲乐(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和迈吉宁(曲美替尼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BRAFV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这是目前中国首个批准针对BRAFV突变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双靶向联合治疗药物,为中国BRAFV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王长利教授表示,对于BRAFV突变肺癌患者,过往一线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PFS只有7-8个月左右,但是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话,这一数字将大幅提升至20个月左右,患者受益明显。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突变肺癌方案,是目前作为BRAFV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唯一且标准治疗方案,口服给药的方式也让患者更加便捷、依从性更高。”石远凯教授表示。

据了解,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组合采用全面抑制MAPK的上下游通路的创新机制。达拉非尼是一种选择性BRAF激酶活性抑制剂,曲美替尼是一种可逆的、高选择性MEK1和MEK2激酶活性的变构抑制剂,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同时抑制BRAF和MEK两个靶点,使病灶得到快速且显著的缓解。

临床研究表明,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联合MEK抑制剂曲美替尼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据悉,该方案已被NCCN、ESMO和CSCO等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作为BRAFV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选择。

创新靶向药物的出现为临床医生精准打击癌细胞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有药用”距离“用得上”仍存在多重考验。令人惊喜的是,在适应症获批后不到一年时间,该双靶向联合治疗药物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对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无疑又是一大喜讯。

石远凯教授对此表示,此次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纳入医保,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经济压力,降低支付负担,让更多患者能用上最新最前沿的药物,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现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困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ozoouihak.com/lcbx/888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