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研究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6.html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7日讯63岁的谢师傅因咳嗽、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显示,他不仅患有肺癌,还患有一种被称为“传染性癌症”的耐多药肺结核病。医院肿瘤科、外科医生凭借高超的医术巧妙破解难题,成功地将肺癌化为无形,控制了“传染性癌症”。17日,谢师傅顺利出院。蒋钰辉了解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肺癌与传染性癌症同时侵袭4个月前,谢师傅因咳嗽、发烧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他的右上肺因实变而消失,于是通过气管镜一探究竟。气管镜探查到右上肺支气管的管口时发现,有一乳白色巨大新生物,将右上支气管死死堵住。右上肺被“断气”,原本该坍缩,但事实上却呈现出膨胀实变。进一步检查发现,原来右上肺内滋生了大量结核菌,导致大量分泌物、粘连充斥其中,在出口被“新生物”堵死的条件下,右上肺就只能不断膨胀、实变、毁损。而接下来,在对结核菌的检测中发现其具有耐药性,谢师傅结核菌具有耐药性。也就是说,谢师傅同时患有被称为“不死癌症”的耐多药结核病。此外,新生物也被病理诊断为肺鳞癌,且已发展到IIIA期(局部晚期)。癌症与“不死癌症”同时出现在一名患者的肺上,且将肺部分毁损,这几乎等于给谢师傅宣判了“死刑”。定向“投喂”和“反迷惑”双管齐下医生没有轻易放弃。该院肿瘤科李铭、李俊等专家多方讨论后认为,谢师傅的肺癌可以通过局部介入疗法、免疫疗法(全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进行治疗。介入化疗是一种新型的抗癌手段。在治疗过程中,李铭等专家通过超微导丝,直接联通为肿瘤体供血的血管,将药物定向“投喂”给肿瘤体,药效增强,副作用降低。免疫疗法则是一种对肿瘤的“反迷惑”治疗手段。肿瘤细胞为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会利用自然产生的分子来迷惑免疫系统,关闭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李铭等专家通过针对PD-1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破坏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激活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巧妙应用,谢师傅的肿瘤瘤体逐渐吸收、缩小,4个月后,仅残余少量肿瘤组织。抗癌治疗四个月后,肿瘤病灶明显吸收(右侧为四个月后的CT影像)。因为堵塞支气管的肿瘤消除,右上肺内的支气管逐渐畅通,脓液、分泌物逐渐排出,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右上肺。一台手术成功挑战胸外科领域两大难题为彻底治愈肿瘤和耐药结核病,谢师傅被转入外科,在这里进行右上毁损肺的切除及右上支气管肿瘤的袖式手术根除术。毁损肺切除是胸外科领域的难点,因为毁损肺与周边粘连变形,且密布着肺动脉、心脏大血管等等重要血管,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同时,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是胸外科领域的又一难点。一台手术要挑战两个胸外科领域的难点,且必须用微创手段进行,难度极大。凭借多年胸腔镜技术的积累沉淀,主刀医生蒋钰辉副主任成功完成毁损肺切除和右上支气管病灶切除。按照肺癌手术原则,蒋钰辉副主任及其医生团队先以支气管上原肿瘤病灶处为中心,在其上下两个方向,选择适度安全距离,进行上下两端的切除,剔除病灶。然后将两处断面取样,进行快速病理分析,确定断面已经远离肺癌病灶,没有癌细胞抵达此处。之后,像“缝衣袖”一样,将剩余的支气管上下连接。这一台手术,成功解决了胸外科领域的两大难题,在省内极为罕见。同时,在药物作用下,患者的耐药结核病也得到控制。医生接二连三创造“奇迹”,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成功拉回,重获新生。谢师傅出院后,只需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即可。(长江日报记者谢俊杰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肺癌患者又染传染性癌症,医生巧妙破解
发布时间:2025/3/10 12:16:03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