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成分对早期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日本学者回顾了年1月至年12月间例手术切除的临床IA期放射学侵袭性非小细胞肺癌,根据固定成分占肿瘤比例(CTR)将其分为两组,即部分实性肿瘤(0.5CTR1.0,n=)和纯实性肿瘤[CTR=1.0,n=]。又将部分实性肿瘤分为GGO主导型(0.5CTR0.75,n=)和以实性为主型[0.75CTR1.0,n=62],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基于CTR来评估肿瘤大小的影响。
那么两组患者的预后有何差异性?
接下来研究者对部分实性肿瘤里面的两个亚组——以GGO为主型(0.5CTR0.75)和以实性部分为主型(0.75CTR1.0)进行了对比研究。
既然部分实体瘤最大肿瘤大小与预后无关,是否与GGO成分的大小或者比例相关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那么当CTR0.5的情况下,GGO的成分是否会对患者预后进行影响呢?
阅读分享者
黄卢煜
医院胸外科5+3本硕研究生
汕头大学医学院13级本硕临床医学专业
现于医院实习
SectionEditorofMEDIASTINUM
指导老师
周海榆教授
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哈佛医学院/医院访问学者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委员
国际华人胸部肿瘤协会胸外科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肿瘤靶向干预与防控协会代谢与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管理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调委医学顾问专家
AnnThoracSurg(ATS,《胸外科年鉴》)审稿人
第一负责人主持肺癌、食管癌及漏斗胸转化性研究基金项目共4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AnnThoracSurg,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等杂志,在国内胸外科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包括《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
主攻早期肺癌单孔胸腔镜手术及肺小结节多学科诊治方向。
投稿栏目
1.学科前沿:分享展示国内外胸外科领域最新的学术观点、技术成果和新闻动态;
2.文献推荐:推荐发表的胸外科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理念,对胸外科有促进作用且已发表的最新文章及其学术观点进行介绍和推广;
3.专家点评:邀请国内胸外科专家对胸外科学科发展有促进的文章进行点评,给出自己专业的体会和观点,分享学术心得;
4.技术速递:分享、展现和推广胸外科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传递造福患者的福音,实现手术技术的交流和验证;
5.多学科MDT:多个学科专家针对单一病例,提出合理的临床治疗个性化方案,为胸外科病例提供崭新的临床医学模式和诊治新思路。
投稿请长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