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当肺癌侵袭人体,怎么办?古老的中医学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独到之处,不少老中医甚至还琢磨出了一些个人秘方,比如今天要分享的李斯文教授临床治疗肺癌擅用的一个方剂,详见正文!
近二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
李斯文教授临床擅用肺癌一号方(又名菲宁胶囊),以益气、养阴、健脾等扶正中药为主,佐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中药而成。该方是李斯文教授治疗肺癌三十余年丰富临床经验的结晶。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生薏苡仁、砂仁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南北沙参具有滋阴生津之作用,浙贝母、虎杖、石见穿则有清热解毒、抗癌抑瘤作用,夏枯草、天龙、八月札、陈皮共奏理气散结之功用,炙内金则运脾健胃,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该方将攻补融为一体,使补而不助邪,攻而不伤正。菲宁胶囊(取“肺宁”的谐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李斯文教授将肺癌分为以下6型,临证时在肺癌一号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
.气虚痰湿
证候特点:咳嗽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除湿。
方药:半夏5g,陈皮0g,党参5g,白术0g,茯苓5g,炙甘草0g,全瓜蒌0g,薏苡仁30g,龙葵30g。
加减:气虚痰湿夹热,实热加金银花20g,黄芩5g,虚热加知母5g,生地黄20g,百合20g等;气虚痰湿夹瘀,酌加川芎0g,莪术0g等。
2.阴虚毒热
证候特点: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黄难咳,痰中带血,胸闷气促,心烦少寐,口干便秘,发热盗汗或午后发热,舌质红,舌苔花剥而干,或光绛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20g,麦冬5g,生甘草0g,天花粉20g,金银花5g,蒲公英5g,野菊花0g,白花蛇舌草30g。
3.气阴两虚
证候特点:咳嗽少痰,咳声低微,咳血痰,气促,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自汗恶风,或盗汗,口干,不喜多饮,舌质红,苔薄或光滑无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调补脾肺。
方药:党参5g,麦冬5g,五味子0g,生黄芪20g,太子参5g,白术5g,云苓5g,桑椹子5g,怀山药30g。
加减:气阴两虚夹瘀,酌加川芎0g,当归5g等。
4.气滞血瘀
证候特点: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气促,胸胁胀痛或刺痛,大便干结,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散结。
方药:生桃仁0g,枳壳5g,柴胡5g,川芎5g,桔梗5g,丹皮5g,延胡索5g,香附0g,姜黄5g。
加减:气滞血瘀夹痰,寒痰加天南星0g,热痰加浙贝母5g,瓜蒌0g,海藻5g等;气滞血瘀夹热,酌加牡丹皮5g,赤芍5g等。
5.热毒炽盛
证候特点:高热,气促,咳嗽,痰黄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质红,脉大而数。
治法:清肺泄热,豁痰解毒。
方药:苇茎0g,薏苡仁30g,冬瓜仁30g,桃仁0g,贝母5g,黄芩5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
6.痰瘀互结
证候特点:喉中痰鸣,唇甲紫绀,胸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
治法:清热化痰,通络宣肺。
方药:银花30g,连翘20g,蒲公英30g,浙贝母5g,川贝母0g,夏枯草5g,生牡蛎30g,鱼腥草30g,三七粉8g,丹参0g,焦楂5g,鸡内金2g,甘草6g。
肺癌临床表现多样,若出现以下症状时,常可加减用药:
口干舌燥,加石斛5g,天花粉20g,生石膏5g等。
呛咳少痰或无痰,加桑白皮5g,紫菀5g,天花粉20g等,也可服用川贝枇杷露。
咳嗽痰黏不爽,加瓜蒌0g,紫菀5g等。
痰多浓稠难出,加皂角5g,海浮石5g,瓜蒌仁5g等。
痰多泡沫样、稀薄,加天南星0g。
痰多带血,加仙鹤草5g,藕节5g,白茅根30g,旱莲草5g等;也可用三七粉,白及免煎剂等冲服。
自汗气短重,加浮小麦30g,煅龙骨、牡蛎各30g,麻黄根0g。
高热不退,加大青叶5g,生石膏40g,水牛角60g等。
胸痛背痛,加丹参0g,延胡索5g,没药0g,川乌头0g(常用量5~0g),路路通5g等。
大便干结或数日不解,加大腹皮5g,生大黄0g,玄参5g,炒枳实5g等。
悬饮胸胁满闷,加葶苈子0g,商陆0g,车前草5g等。
李斯文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注重整体,结合脏腑、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权衡病情轻重缓急,确定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治则,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灵活运用。在早期主要以祛邪为主,治以理气行气,活血化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中晚期以扶正为主,治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补肾益精,滋补阴血等。
刺血的不传之秘技术,一学就会!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2、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
、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
、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北京白癜风较好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