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疾控
近日,两会提案“建议逐步禁止生产销售电子烟”,冲上微博热搜,“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及电子烟写入法律”的建议,也引发热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电子烟造成的健康危害;截止至年2月18日,美国CDC报道了起与电子烟使用相关的肺部损伤的病例,其中已确认有68人死亡。
“电子烟致死”虽有待进一步证实,但电子烟的危害不容小觑,尤其是眼花缭乱的电子烟产品使青少年成重灾区,让人痛心、揪心。
电子烟及相关误区
1.什么是电子烟?
1)电子烟是世卫组织统称的“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ENDS)中的一个子类。通常由电子烟烟具、电子烟烟液(烟油)组成。
2)有些电子烟形状看起来像常规的烟草制品,有的也可能像日常用品,比如钢笔、U盘以及较大的圆柱形或长方形装置。
3)电子烟的使用机制是通过加热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烟液蒸发为气雾,供使用者吸用的一种电子产品。
2.电子烟的使用并不安全
研究显示,电子烟对于人体的危害都是不容忽视的。
1)电子烟中主要的成份是尼古丁(俗称:烟碱)。尼古丁本身是导致烟草制品成瘾性的罪魁祸首。在我国被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过量摄入尼古丁可能危及生命。
2)电子烟释放的气溶胶当中含有甲醛、烟草特有亚硝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同时包括乙二醛、重金属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3)电子烟除了存在着高度的成瘾性之外,还可以引发心脏病、肺部疾病、脑中风、癫痫、哮喘和过敏等疾病。动物实验已证明,电子烟会引发肺癌和膀胱癌。
4)目前已经报道了上万种电子烟液调味剂,如巧克力、柠檬、草莓等,用于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但加热和吸入这些调味剂对于健康产生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5)由于缺乏质量监管,一些电子烟烟具存在着电池爆炸、烟液泄露、高温烫伤等安全风险。
3.电子烟一样存在着二手烟问题
1)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中,包含着多环芳烃、甲醛、烟草特异性亚硝胺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已。
2)有研究表明,电子烟二手气溶胶中某些金属(如镍和铬)的含量甚至比卷烟产生的二手烟还要高。
3)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污染源,对比新鲜无烟的空气,PM2.5值可以高出6~86倍,尼古丁含量高出10~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
4)当气溶胶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对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4.尚没有充分证据说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
1)电子烟中的最主要物质是尼古丁,尼古丁本身就存在着高度的成瘾性。
2)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充分科学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不建议将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作为戒烟辅助工具。
3)由于缺乏监管,目前市面上已知的电子烟产品的尼古丁含量标志,和实验室检出的含量存在一定差距,可能会造成使用者降低心理防线,过量摄入尼古丁,导致严重健康风险。
5.电子烟的“入门效应”
由于“无害”、“健康”等营销手段和丰富口味的选择,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掉入电子烟的糖衣陷阱。
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年轻人使用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的情况明显增加。年至年间,美国的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从1.5%上升到惊人的20.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从未吸烟的未成年人使用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会使其开始吸烟的可能性增加至少一倍。(美国一项对名高中生的追踪调查发现,即使只使用过电子烟1-2次的学生,一年后使用传统卷烟的可能性都是从不使用者的2.88倍。)
新型电子烟产品可能成为青少年培养吸烟习惯的一个途径,加快吸烟人群的年轻化趋势。
发现孩子吸“电子烟”家长怎么做
一般,孩子第一次抽电子烟可能是因为出于好奇、模仿、虚荣心或者因父母平时关心不够,想要以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