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在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有一些医生提到长期戴口罩会增加肺结节的风险。他看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就比较忐忑,所以就私下咨询了这个问题。
刚开始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目前并没有什么权威的研究证实长期戴口罩会增加肺结节的风险。谨慎起见,我就去查询了一些资料,也确实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可信度比较高的研究。随后,我就告诉这个朋友,戴口罩会增加肺结节的风险,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必担心什么。
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我觉得这可能是不够的。为了让大家对肺结节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长期戴口罩真的会导致肺结节增大吗?目前来说,网络上流行比较广的一种观点认为口罩中间层存在着一些微末颗粒,长期戴口罩,就会使得这些微末颗粒进入到肺部,从而增加肺结节的风险。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肺结节,那肺结节就会变大!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然而它却经不起推敲。常见的纺织材料,比如棉、毛、丝、再生纤维素纤维素、熔喷布等,都是利用石油基材料制成的。聚丙烯作为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石油基材料,它本身的分子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很难进入到肺部。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口罩使用的时间太长或者它在太阳下暴晒过,那它就有可能会产生微末颗粒。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佩戴口罩佩戴的时间太久的时候,口罩的表面就可能会起毛,进而产生微末颗粒。因此,我们在使用口罩的时候,尽量按照规范使用,佩戴口罩的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
2.什么是肺结节?很多人得了肺结节,都是在体检的时候被发现的。通俗地说,肺结节主要就是指一种出现在肺部而不属于正常的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从这个描述,我想大家应该能看出,肺结节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概念。
在临床上,对于肺结节是有着一定的要想,即被肺实质完全包围、界限清楚的小病变,其直径小于30mm。临床上对肺结节的直径也作过划分,即小于5mm的结节称之为微小结节,小于10mm的结节称之为小结节。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朋友说了,为何要对肺结节的直径进行人为划分呢?其实,这个主要是因为,如果病灶的直径超过了30mm,那就不称为结节了,而是肿块了。
根据肺结节的性质,临床上又把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样结节和混杂型磨玻璃样结节。实性结节是质地致密均匀的结节,而磨玻璃样结节和混杂型磨玻璃样结节的密度比较低。
之所以要对肺结节进行一定的分类,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良恶性的。从癌变风险的角度来看,混杂型磨玻璃结节的恶变风险最高,磨玻璃结节次之,实性结节的恶变风险最低。如果肺结节的直径越大,那它发生癌变的风险也就越大。根据权威的医学杂志的数据,大约有82%肺结节是良性的;当肺结节的直径<5mm的时候,它是恶性的概率不足1%。
3.被查出了肺结节,应该怎么办?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可能会觉得肺结节有点可怕,甚至会有一些朋友认为,被查出了肺结节,就离肺癌不远了,其实这些担忧没有必要。#健康科普大赛#
肺结节确实有恶变的风险,甚至有的肺结节本身可能就是早期肺癌,但是这也不足以成为我们担心的理由。实际上,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一般来说,如果在体检的时候被查出了肺结节,那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对于复查的频率,需要分情况来说明。第一次发现的不超过20mm的性质不明确的肺结节,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20mm左右的实性肺结节,可以2个月复查一次;直径小于5mm的肺结节,可以在6~12个月复查一次。
在复查以后,如果发现肺结节变大了,并且出现了一些恶变的倾向,比如毛刺、分叶、空泡等,那就需要手术切除了。如果肺结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也有手术的指征,比如肺结节原本是磨玻璃样的,后来变成了实性的,并且有毛刺。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肺结节呢?其实,肺结节的病因是比较多的,几乎所有和肺相关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肺结节,这类常见的肺部疾病主要包括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与此同时,和肺部疾病相关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吸烟、空气污染、烹饪产生的油烟等。#真知新坐标#
在肺部疾病的在这病因之中,有些我们可以干预,而有些是我们干预不了的。就拿空气污染来说吧,我们个人很难去治理污染,所以也就很难去避免这个因素。
平时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不要吸烟。如果平时就有吸烟的习惯,那就应该尽快戒烟。有的人虽然不主动吸烟,但是如果经常和吸烟的人群在一块,那一样会产生吸烟的效果。
虽然说空气污染我们很难去干预,但是当出现雾霾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减少出门的次数。如果真的非要出门,那就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口罩。在室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净化空气的设备。
其次,平时做饭的时候,尽量采取蒸煮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的烹饪方式。在厨房里,也应该安装抽油烟机。有些朋友为了省钱,即便安装了抽油烟机,也不愿意使用,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
与此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这是因为肺结节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平时不体检,那有可能就会延误病情。#健康#